14
A+ 大○朱容颉
校园欺凌现象,最近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治理、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预防与应对,专项督导结果将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单方面原因造成,治理校园欺凌现象也不是一蹴而就。在各界齐抓共管的同时,家长也应让孩子们对欺凌学会说“不”。
敢对欺凌说“不”,从而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是让其真正成长、适应社会的一门“课程”。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团体活动锤炼性格,锤炼教育要有引导,不是让孩子适应“弱肉强食”,而是让孩子们更有担当,更愿意呵护弱者,更能够见义勇为。教会孩子说“不”,并非以暴制暴,也更不是过度保护。
家长应做到有限保护。一些父母担心孩子遭受欺凌而采取和孩子的同学当面对质等过度保护,不但容易使孩子变得懦弱、孤立,而且更容易成为被欺负的目标。借来的强大总有丢失的一天,应鼓励孩子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摆脱被欺凌的阴影。
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校方要承担一个建设文明成长环境的责任,而让终要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