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滕文霞

spring
2011-09-30
3781
    在大兴安岭,有一位林业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她在森防工作岗位上已经默默工作了24年,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林业事业,为林区防止危险性森林病虫害传播、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发展特色产业贡献了青春和汗水。
    24年来,她一直坚持在林业第一线,潜心研究森林病虫害,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她荣获自治区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03年分别被评为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先进个人和林区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年4月,她的“应用2.8%木烟碱微胶囊悬浮剂防治森林食叶害虫的技术研究”获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她研究的《观测落叶松鞘蛾发生规律提高防治效果》和《改进落叶松毛虫防治方法》课题荣获自治区全面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以及她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奖;今年,她被评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她就是林管局森防站副站长滕文霞。
    1988年7月,滕文霞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兴安岭林管局森防站工作,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初到工作单位不到一个月,滕文霞就随着老站员们上山调查了。由此开始在漫长的24年里,她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穿梭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林场、大小苗圃,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及实践经验。
    林业工作季节性很强,在繁忙的春、夏、秋季,要经常深入林场、苗圃和山场等搞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检疫工作。由于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辛苦自然不必说。最让滕文霞的难忘是1992年那一年夏天。6月2日是滕文霞与丈夫结婚的第一个纪念日,两人早早的盘算着要好好的庆祝一下。可没想到滕文霞提前被派到基层调研,敬业的滕文霞匆匆收拾好行囊出发了。细心的丈夫通过电报送来祝福,看到简单的几行字,滕文霞哭了,跑了一百多里地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平静后,滕文霞默默的走回帐篷,仍然坚持在山上搞调研,直到完成任务。
    滕文霞在业务工作上勇于吃苦,在钻研森防的科技理论上也毫不逊色。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她成为了一名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不断检验理论、提升理论的专业人才。2001年7月获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资格后,更加自觉地学习钻研,了解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需要为学科发展提出研究方向。2002年考取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2003-2005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撰写了3万余字《落叶松毛虫无公害控制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 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
    平时工作中,滕文霞勤于钻研业务。她通过在1989、1992、1994年三次参加飞机防治工作后,掌握了林区具有树种单一、高寒等特点,因此发现害虫危害出现取食集中、发育迅速、周期性暴发等规律。在2002年林区落叶松鞘蛾进入危害周期时,她立即深入到基层,与基层同志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和调研,并指导、监督飞机防治的各项测试、调查工作,保证了防治效果。通过这次实践,她撰写了《关于落叶松鞘蛾防治方案》,并建议林区的南部三局实施飞机防治,有效控制害虫危害,减少灾害损失。这项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自治区林业厅及林管局领导高度重视,拨付资金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次大型防治的成功,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滕文霞被自治区林业厅授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获林管局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被评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0年林区落叶松鞘蛾再次进入了周期性大发生阶段,五月幼虫出蛰将对落叶松林造成严重危害。滕文霞又一次及时把灾害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自治区森防站。同时,她还组织专业人员在调查基础上制定了防治方案,使飞机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通过一个月的努力,飞机防治工作圆满完成,完成防治面积近100万亩,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滕文霞功不可没。(白向坤)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