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蒸汽机车在人们的记忆和视线中,已经愈来愈模糊了,提起这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中国铁路原始动力的蒸汽机火车头,给人们的感觉虽说有些苍桑,但厚重的历史、雄伟的身姿却鼓舞着我们,特别是那些曾经驾驶它穿梭在铁路线上的火车司机们。退休职工王守臣就曾是这样一位蒸汽机司机长,于1989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王守臣,1971年参加林业生产工作,2010年退休,一直在甘河林业局森铁处工作。1980年从事森铁木材运输工作,曾先后任蒸汽机车司炉、司机、司机长以及车务段支部书记等职务。回忆起当蒸汽机司机的岁月,他自豪地说:“那么多优秀青年争着抢着来机务段,除了对火车司机这个职业羡慕外,还有当时相对较高的工资,那可是十分诱人的高待遇。”1980年10月,经过半年多严格的理论培训,王守臣跟着师傅上了车,走上了漫长的火车司机之路。
在机车驾驶室的左侧地板上有一块小小的铁踏板,用脚踩上去,就会通过蒸汽的作用,打开锅炉炉门,然后迅速将煤炭投进去,并均匀撒开。如果炉门开放时间太长,就会影响炉床的燃烧状态,浪费热能。因而,必须快开快关,瞬间完成投炭。蒸汽机车在运行中晃摆严重,站都站不稳,更不用说还要进行焚火作业。铲满一锨煤,抡圆了臂膀,踏板没踩着,锅炉门没有打开,那只能是“黑金四散”了。他清晰地记得,上车后的那第一锹……满满的一锨煤,一粒也没有填进炉膛,而是扬满了整个驾驶室。第一次跟车就这样带着一点不完美而结束了。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的“黑金四散”,他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干劲,开始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同事们说他有悟性,其实是他做到了“三勤”,勤学、勤问、勤练。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他代表甘河林业局参加林业管理局举办的蒸汽机车大比武,荣获个人第一名。
由于蒸汽机司机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操作程序较复杂,必须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才能胜任此项工作。特别是冬天,恶劣的天气极其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在冬季木材运输工作最繁忙的时候,王守臣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经常临危受命,从容不迫。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在甘河林业局每年的百日无事故木材运输中,他的成绩均名列前茅。同时,他所带领的05包车组也成为林区的明星包车组。工作中,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89年,他荣获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同年,荣获自治区级劳动模范称号。
自2000年任森铁处车务段党支部书记后,王守臣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勤奋、认真地做好党支部工作。他发动森铁处全体党员多关心、多接触、多了解困难职工,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抓好“一帮一”结对子工作。他曾经多次带头为特困职工捐款,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他给同事留下的深刻印象。他非常重视党组织的发展,经常找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中青年职工谈心,鼓励他们积极靠拢组织,自觉接受党的考验。在他的模范作用引导下,有5名中青年骨干写了入党申请书,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守臣时刻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任车务段党支部书记期间,该党支部连续4年被林业局评为先进党支部。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辛苦操劳了一辈子,退休在家本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可他却依然忙碌着。邻居或者朋友有困难,他总是自告奋勇。在老伴儿的眼里,他就是一名热心肠的退休老头儿!社区的各种义务劳动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他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还动员妻子上门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他总是说:“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心里特别踏实”。 (内蒙古林业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