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涂尚明:永不松劲的“螺丝钉”

朱高华
2017-11-24
3712

        涂尚明就如一颗紧紧拧在大兴安岭绿色版图中的“螺丝钉”,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在平凡的岗位中书写着非凡的业绩。
        涂尚明今年52岁, 现在在绰尔林业局森林经营管理处工作,奔波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已经32个春秋。1985年涂尚明参加工作,成为贮木场的选材工人。他脑子活、爱钻研,经过他的改革创新,减少了运材线的滑轮脱落和丢失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0年,涂尚明经过营林岗位培训,调到营林生产调度科任验收员。他一面刻苦学习各项技术规程、管理办法,一面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很快掌握了验收工作方法,并创出一些独特的专业工作方法。
        在对森林抚育质量验收的工作中,涂尚明不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验收管理办法,还采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过程控制法,减少了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多年以来,他负责的责任单位从来没有出现因质量不合格而被处理。为避免验收把关不严、低质高评等人情验收问题,涂尚明严谨认真,把作业班组长组织在一起开展联合验收,验收过程中互相对照,找不足、找差距,进行技术指导。他经常说:“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对每个作业班组是最大的公平,对认真作业、本份工作的作业人来说也是最大的公平。”
        由于精通业务,他经常被林管局营林处抽调到检查组,验收检查各局的营林工作。涂尚明把兄弟局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来,及时向领导反馈,在伐区生产管理上献计献策,并多次协助单位研究制定各项管理验收办法、方案。面对林区生态建设重要任务,涂尚明作为老验收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年轻队员讲解指导。他负责的林场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解决。他与工人们一样爬冰卧雪在森林抚育第一线,爬高山、趟深雪,住帐篷、啃馒头,跟踪指导、检查验收,与树木为伴、与冰雪为友。
        在一次森林抚育工作中,为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涂尚明带着干粮,一天趟着没膝的积雪,翻了两座山,走了15公里的山路,给3个工队作指导。一次,在植树造林工作中,造林地距离公路9.5公里,涂尚明跟随造林人员坐小四轮车进到沟里进行现地指导。他和工人们吃住在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内,白天温度高,工棚内不透风,在里面呆一会就像洗桑拿一般;夜间温度降低,棚内湿度增大,住上一宿也是汗流浃背,加之蚊虫叮咬,条件异常艰苦。作为技术人员,涂尚明本可以回林场去住,但他为了有更多时间与工人们交流技术,坚持每晚和工人们挤在一起,一干就是12天。到最后几天,工队连食用油都没了,他和工人们每餐吃白水煮海带、煮粉条。秋季验收时,取得了苗木成活率92%的好成绩。涂尚明对绰尔的每条公路、每个沟系、每一处地形都了如指掌,被大家称为“活地图”,被选为森林防扑火向导。(管理局文明办供稿)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