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周磊:用亲情换真情

叶桐
2019-01-15
3721

      在阿龙山林业局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工作起来严谨而热情,处理事物细腻而干练,待职工如亲人一般温暖,他就是林业局汽车队党总支书记周磊。
      汽车队现有在职职工113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15名。周磊自担任汽车队党总支书记以来,凭着对党的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在民族团结工作中,他把为少数民族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少数民族职工困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少数民族职工间,营造平等互助的协作关系,以带动职工为林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做团结职工的带头人
      每年年初,他都按照林业局党委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本单位党务工作计划,并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求档案规范、内容齐全,达到了民族团结工作与党建、经济工作同步管理。同时,他还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业余党校、党团活动日中,通过开展举办培训班、早会学习、座谈会、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各族职工群众相互交流、和谐发展,形成强大合力。
      做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011年,两名蒙古族大学生被分配到汽车队,他视两名大学生如“宝”一样,把他们安排在了身边的重要岗位开展工作,这样,一方面方便指导,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另一方面也方便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更多的照顾,这让两个蒙古族孩子感觉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得知他们二人住在林业局修建的大学生员工公寓内,于是,他个人出资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主动帮助铺地革、粉刷屋子、购置电饭锅、电水壶等日用品,并为他们购置电视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为了让他们在外能感受到像是在家一样的温暖,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把这两个蒙古孩子叫到家里,和爱人一起给她们包饺子、做牛羊肉,让他们感受到了无尽的家庭温暖。在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和支持对年轻人的培养,在工作上经常为大学生员工进行业务传授,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赵额尔敦就是其中的一位蒙古族女孩,由于刚刚参加
      工作,不适应林区的生活、工作环境,很难融入到汉族职工当中。为了消除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他积极组织文化功底好的职工,对其实行传、帮、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不仅对汉语词汇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可以独立出色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荣升为单位企业管理股股长。同时,还取得2015年—2016年优秀通讯员的光荣称号。
      做扶贫帮困的贴心人
      周磊始终关注着少数民族职工的生活情况,注重抓典型帮扶贫困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经济,提供帮扶。他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定规划、出思路、培训技术人员,建立健全扶贫助困联系人制度,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联系一名少数民族职工,帮助职工发展家庭经济,如种植木耳、猴头等菌类产品,近年来共创产值5万余元。同时,他把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职工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少数民族扶贫长效机制,建立少数民族职工帮扶站,注入帮扶资金3万元,开展互帮互助“手拉手、一帮一、多助一”等社会活动,广泛开展捐款、捐生活用品、衣物,积极为少数民族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少数民族职工沃岩峰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他得知后,每年为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让沃岩峰一家生活有了保障。又为其争取大病补贴2000元,并不定期对其进行帮扶。
      2014年,单位回族职工白爱林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两口子为女儿的学费一愁莫展,周书记得知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1000元钱,并在林业工会为他们申请了金秋助学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当他看到一家5口人挤在那间又矮又小的板夹泥房屋后,他积极与林业局联系,帮助白爱林争取到了一套棚户区楼房。
      他就是这样一位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年轻干部,他把对少数民族职工的浓浓情意都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诠译和实践着民族团结这份光荣的职业。 (管理局统战处供稿)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