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水蓼

包文君
2024-06-14
3352

闭花受精花;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疏生短硬伏毛,顶端截形,具短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通常下垂,花稀疏,下部间断;苞片漏斗状,绿色,边缘膜质,疏生短缘毛;花被5深裂,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红色,被黄褐色透明腺点,花被片椭圆形;雄蕊6,比花被短;花柱2—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

生境:生长于湿地、水边或水中。

分布:林区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具有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用于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

采收加工: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张重岭)

药材名:水蓼

别名:辣柳菜、辣蓼

鉴别特征: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40—7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具缘毛,两面无毛,被褐色小点,具辛辣味,叶腋具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