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源
在乌尔旗汉林业局有限公司煤田林场森林抚育现场,一名身着迷彩服、脚穿解放鞋、憨厚敦实的中年汉子,每天早出晚归,提筐植苗穿梭在林地中,成为行走在绿水青山间的“最美风景”,他就是煤田林场一工队队长李子义。
李子义今年50岁,从2002年任煤田林场一工队队长至今,他全身心投入到林业生产建设和生态保护中,成为森林抚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先后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李子义自小在林区长大,对林区的一草一木有着浓厚的感情。“既然选择了生态建设这个岗位,就要把这个岗位的工作干好。”每年森林抚育作业时,李子义都是第一个搭起工作现场的帐篷,带领工人们把前期工作准备好。每天到作业地点,第一个拉响油门的是他,最后一个下山的也是他。如果作业路程长,或是地势复杂作业难度大,李子义总是迎难而上。一天劳作下来,他累得腰酸背痛,但从没有耽误第二天的正常出勤,照常带领着工友们爬过一道道的山,完成了一个个急难的任务。
2016年冬季,因森林抚育指标下来的晚一些,时间紧,生产任务重,李子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林场召开的生产动员会上,他低头沉思了很久,猛地站起来,掷地有声地说:“我就不信那个邪!按照规定时间,我保证完成任务!”这句话震得会场安静了一会。林场领导心里为李子义捏了一把汗,仍是果断地和他立下“军令状”。可是当天李子义在下班的路上不小心被钉子扎伤了脚。隔了一天,他带领工友们到上山作业点安营扎寨时,脚上的伤口还没有愈合。可他为了这个“军令状”,白天忍着伤痛和工友们早出晚归,中午少休息,千方百计争取时间。一天晚上,大伙回到工棚,李子义咬着牙小心翼翼脱下了袜子,工友们看到他流着脓水的脚时,纷纷过来劝他:“小义你的脚都流脓了,就别上山了,我们一定按照你的要求把工作完成好。”李子义还是婉言拒绝了,在他的带领下,工队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
在2015年秋季的补植补造工作中,李子义的工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此时天气变化无常,作业地点山势复杂,作业难度大,李子义带领队里二十几名工人到达作业地点,搭起简易工棚。在作业前,他对人员进行了合理分配,带领几名党员到地势复杂且路程较远的地点作业,近山由老党员领头干。卸苗、刨坑、种树……大家在党员的带领下,克服困难,保证生产。就这样奋战了1个多月,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李子义看着胸前的党徽与面前一棵棵栽植的小树苗,忘掉了经历过的苦和累,心中涌出的是欣慰与自豪……
2020年12月的一天,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41摄氏度,李子义每天早7点就带领工友们趟着没膝的积雪到达作业地点进行森林抚育作业。“我们每天早6点多从工棚出发,需行走3公里大雪覆盖的山路才能到达抚育场地,下午4点收工,算下来我们一天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当日,李子义一边挥舞手中油锯进行作业一边说:“你看我们脚上穿的棉鞋已经返出了一层层白渍。我们里面的内衣、棉裤都已经湿了。冬天冷,只有干起活才不会觉得冷,要不风一吹,里外都冻透了。”李子义在大雪覆盖的山林里不停歇地进行修枝作业,还一边鼓励着工友们,叮嘱大家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李子义带领工友们不畏恶劣工作环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每年都出色完成森林抚育任务。当谈及漫长生态建设岁月中难以忽视的孤独感时,李子义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我时常鼓励队员们,我们每天喝着最甘甜的山泉水,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就当是来旅游了。”看着眼前连绵不绝的山林,李子义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能够为林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我们会一直坚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