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有害生物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毕拉河林业局森防站:把好林业植物检疫关
开栏语
为展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本报今日推出“科学防控有害生物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专栏,报道林区各单住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措施和成效,旨在提高全民防范意识,拓展防治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营造齐抓共管、群防联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毕拉河林业局森防站严守检疫工作这道关卡,规范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落实各项检疫工作,加大检疫监督力度,强化检疫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严防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及危害。
这个森防站承担着512959公顷生态功能区的林业植物检疫任务。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接到报检信息,检疫员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遵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和有关规定严格开展检疫工作,不放过任何死角和盲区。
随着林区改革发展不断深入,重点工程也全面铺开,特别是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松树蜂等在我国多个省市发生。虽然林区暂时没有发生,但检疫排查工作强度也逐年加大。这个局森防站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松树蜂、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检疫组与测报组联合在生态功能区内全面开展松材线虫、松树蜂、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专项普查工作。在制定详细的普查技术方案基础上,两年中在生态功能区悬挂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松褐天牛诱捕器各80套,对野外监测普查人员难以进入的地段,利用无人机、目测及望远镜观察等方式查找应实施监测的松林、有无枯死松树,对交通道路两旁、工程项目建设工地、电力通讯线路两侧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采取线路踏查与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监测调查工作,全面踏查松枯死木分布情况,详查枯死木分布林班、小班及松枯死木数量。对不明原因枯死松树重点调查取样,通过松材线虫快速检测鉴定设备进行分离,在生态功能区内未发现以上4种有害生物。
他们每年对苗圃种子、造林苗木、母树林、林产品、木材加工厂等进行检疫调查和登记,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本地区。根据实际调查,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并按检疫规程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由于近年来造林任务加大,外调苗木数量激增,他们持续加大调运检疫力度,对过往承载种子、苗木、木材、花卉的车辆及商铺严格复检,对调入松木包装材料监督拆卸,对电缆盘跟踪检疫。
为适应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需要,他们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员队伍建设,每年1至3月组织专兼职检疫员及6个管护林场的兼职检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林业植物检疫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等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提高了检疫人员业务水平,为顺利开展检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森工集团森防(种子)总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