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秘境之眼”里的雅多罗

郭卫岩
2021-09-03
1786
  “有了这些‘秘境之眼’,再也不愁拍不到野生动物了!说不定我们也能拍出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珍稀野生动物画面呢!”绰尔森工公司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的管理人员任立中兴奋地说。
  任立中所说的“秘境之眼”就是管理处布设在绰尔雅多罗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红外智能探测相机。通过红外智能探测相机抓拍的影像资料,任立中和刘汉发等同事发现了很多狍子、赤麻鸭、树鹨、灰林鸮、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身影。近日,笔者跟随他们深入绰尔雅多罗湿地,拷贝红外相机最近拍摄的资料,体验湿地管理工作,抢鲜观看最新的野生动物活动画面。
  绰尔雅多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全胜林场生态功能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这里有黑熊、狍子、野猪在此繁衍、出没,秋沙鸭、灰鹤、花尾榛鸡等珍禽群飞对舞、啾啾和鸣。据初步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的野生脊椎动物有25目54科169种。随着国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这里的山林越发沉寂,职工们在来往的路上经常能看见野生动物的身影。我们刚刚进入湿地公园时,就迎面遇上了一只狍子,看见汽车经过,它好像特意给大家亮一个相,然后跳下路基,跃入丛林中。行驶了一段路程,我们又看见一只花尾榛鸡在前方向我们观望。
  自然保护地管理处主任刘林海说,他们每次到湿地来都能碰到野生动物。为了掌握公园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管理处在公园保育区野外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布设了20部红外相机,每隔10天左右,管理人员都要对所有红外相机进行一次信息回收和整理。下了公路,我们一行4人一会儿在灌木林中穿行,一会儿没入草丛,大多时候是锳着水地,在沼泽塔头中寻找下脚的位置,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雅多罗湿地核心区域有两个紧挨着的湖面,被誉为“姊妹湖”,在湖的周边布设了3个红外相机。快靠近布设点时,一群野鸭被我们惊起,腾空而飞。
  “这里野鸭子特别多,每次来都能取到有效画面。”刘汉发说。他娴熟地为红外相机安上WIFI天线,通过平板电脑操控相机,传输图像。在他站立的地方,暄软的草丛如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海绵垫,脚上的高筒水靴几乎灌水。
  “这是只公鹿,正对着镜头看呢!”在红豆坡处安装的相机录制的视频画面上,一只长着犄角的狍子连续出现在几个视频片段中。我们打开画面,只见这只狍子东瞅瞅,西闻闻,萌态十足。好像也陶醉在越桔丛的清香中,逗留了很久。
  “野猪!这家伙也来了!”在一处临近草塘的布设点,刘汉发指着一段夜间画面说。这台红外相机拍摄到有野猪、狍子、乌鸦在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段造访的画面。刘汉发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多年,他说,几种动物能够在同一个地点出现,说明湿地公园的食物链非常完整,也印证了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
  珍禽鸣叫身影现,异兽隔屏出没中。在绰尔,不仅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更有波光粼粼的河流、翠绿如茵的草甸湿地风光。镜头中频频出现的野生动物,不是偶然,这是绰尔森工公司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要不断增设红外相机的布设密度,形成对湿地野生动物资源情况科学监测的全域覆盖,促进科研监测工作更好地开展。”刘林海说。(何康红)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