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河森工公司森防站———浩瀚林海里的特殊“医疗队”
在大兴安岭南麓的浩瀚森林里,有一支特殊的“医疗队”。他们以保护生态为己任,常年跋山涉水、行走于林间,医治树木,呵护森林,打响了一场又一场“人虫战役”,有力地保护了森林健康。他们就是阿里河森工公司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这个集体现有职工37名,党员17名,职工年龄层次跨越27年,开展业务工作毫无代沟。他们承担着生态功能区内677.9万亩林地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检疫工作,连续13年有虫不成灾,使林地得到有效保护。
积雪初融时,他们翻找越冬虫蛹,柳树抽枝时寻找伪装的有害生物,长年在标准地收集数据……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一口凉干粮,走过了多少山路,磨破了多少胶鞋,只有大山知道。那些晨起被露水打湿的裤腿、胶鞋变水鞋的潮凉、面对密集蠕动虫体的干呕、深夜里飞蛾扑脸的守候,山林里孤独的帐篷、挑灯夜战汇总的数据……都化作森防站职工点燃绿色梦想的星火。他们坚信,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能汇聚起守卫绿色的磅礴力量。
他们在树林中布放烟点,逐个引燃,漫山烟雾缭绕如仙境般,一场“无烟的森林火灾”就在白茫茫的烟雾中被果断阻止;他们爬上几米高的梯子,为鸟儿安家,看到鸟巢箱内有生命的迹象,心中充满欢喜,以鸟治虫更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让生物保护步入良性循环; 他们拿着捕虫网捕捉飞舞的昆虫,插针、展翅、定型……一件件艺术品在指尖诞生,满足感油然而生。
不小心掉进河里的任仲波,鞋子、裤子都湿了,可防治的记录本和相机却被他高高举过头顶;爬到距离地面4米高的树上的姚宏伟,连人带脚钩从树上滑落,手里还紧紧攥着样枝;被树枝刮伤的张?不想影响工作整体进度忍痛工作,直到鲜血染红了裤腿才被大家发现;为了制作鼠害标本,刘宇废寝忘食连续解剖老鼠,得到了满意的完整内脏;一心要捕捉到碧凤蝶的陈雪靖,在林间小路蹲守奔跑,不小心摔成了泥丫头……
他们连续多年探索“以鸟治虫”,在鸟巢箱制作、悬挂方向和高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招引经验,率先建立了以鸟治虫防治示范区;他们利用手机和飞行眼镜接收无人机传回的树林上空画面,立体监测松针红斑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们制作了桶式捕鼠器,积极开展捕捉试验,实现了鼠药的零投放和对害鼠的持续控制; 他们发明了一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熏烟装置,解决烟剂防治期与森林防火期冲突、缓冲烟剂初始点燃时的施放速度等问题,成功申请了专利。(柴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