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沈立婷
潘红波开车将上山巡护的工作人员接回山下后,又立即组织青年职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名同事赞叹:“大潘的‘马甲’就是多,既是科研宣教股负责人又是司机,还是工会干事、团支部书记,身兼数职还能干得这么好,太牛了!”
被大伙亲切地称作“大潘”的潘红波,是满归森工公司湿地公园管理处职工。作为单位最年轻的职工,领导想给他加担子,让他充分发挥潜力,成为湿地保护建设的中坚力量。
按照专业技能,潘红波首先接手的是单位唯一的福田皮卡车。这辆车是从事勘察界碑界桩、森林管护、清理卫生等工作的交通工具,还常年负责接送值班人员。潘红波始终把安全驾驶放在第一位,每天对车辆检查保养,发现异常及时检修,让这台车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每年8月,公司鼓励职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去采秋,看到别的职工都能串休去采树塔、蓝莓,潘红波的爱人抱怨道:“不指望你挣多少钱,你采点给孩子吃行不行?”潘红波心里充满了愧疚,但想到秋季正是公园的旅游旺季和每天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同事,他只能多干些家务补偿,让妻女能开心些。
去年5月,潘红波成为科研宣教股的负责人。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内蒙古最北端有一个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他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虚心向老职工请教,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8月,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两名记者来湿地公园采访时,他放弃休息时间,带领记者全面领略湿地公园优美的自然风光,观看近两年通过红外线相机捕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画面,得到了记者的高度重视,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优美风景和野生动物视频登上新华社客户端。为了寻求与各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他积极联系沟通,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昆虫科研小组到湿地公园实地考察并建立昆虫采集点,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作为团支部书记,他组织青年职工开展“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志愿服务,清理居民区垃圾、义务修复红豆广场公共设施,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去年3月,公司成立了一线职工宣讲团,他成为宣讲团的一员。他把所有碎片时间都用来熟悉讲稿,探索适宜的宣讲方法,力争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不仅圆满完成了宣讲任务,也成为深受基层职工喜爱的理论宣讲员。
潘红波发挥所长,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耐心处理工会琐碎的工作,虚心、热心是单位职工对他的评价。
“我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才能对得起信任我的领导和同事,不辜负我身为内蒙古最北湿地公园职工的神圣职责!”潘红波就这样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成为身穿四层“马甲”的业务“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