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黄琳茹
20世纪80年代,林区很多人家还都是板夹泥的小土房,房屋的墙壁上大都贴有过期的报纸,抵御寒风。听姥姥讲,我小的时候总喜欢用小手去触碰那一排排黝黑黝黑的铅字,一天下来,灵动的小手都萦绕着墨香的气息。上小学后,家里没有电视机和收音机,我就去姥姥家看《林海日报》。由于报纸是粘在墙上的,我时而蹲着、时而仰头、时而斜着身子,就连躺在炕头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体会大千世界的万般滋味。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了阿龙山森工公司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工作。领导安排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同森防人走进茂密的大森林,感受“森林医生”在工作中的艰辛与快乐。几天下来,我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病害,学到了如何使用自走式喷雾机,以及怎样布设鼠笼、鼠铗。回来后,领导让我试着把所见所闻写成稿件。我把内业材料经过整理编写成稿件,并将自以为写得很好的稿件交与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满心欢喜地等待夸奖。殊不知,新闻干事看后,没有直接指出稿子中存在的问题,而是询问我在森防工作现场看到的精彩瞬间。他思考片刻说:“新闻稿件选题要新颖接地气,见人见事见细节,让静态新闻‘动’起来。”他耐心指导我,教我一些写作技巧,建议我多读书和报纸。
在他的鼓励下,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方案,每天阅读《林海日报》,并坚持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写出来。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越来越得心应手,效率也越来越高。
3月的林区,大雪封山,路面结冰,我与同事入山进行风倒雪压木的调查。车辆在岔线小路上坎坷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人胆战心惊。我用相机拍摄下白雪皑皑、连绵起伏的大山和挂满雪花的松枝的片段……这时,车轱辘在一延流水处打滑停滞不前。同事们下车后,拿出备用工具,有的抡大镐把溜滑的冰面刨出凸凹增大摩擦,有的用板锹挖出积雪下泥土石子扬在冰面上……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喊口号:“嗨呦、嗨呦,推上去呦……”我被这样的场景感动了,拿起相机快速记录着寒风中“挥汗如雨”的场面。脱困后,我们趟着没腰的积雪来到灾害现地,每一步都很沉重、艰难,看着一排排被压倒的桦树心疼不已,只能用相机记录并保留灾害发生的照片。踏查结束后,我写了一篇关于雪压木调查的稿件,配上同事手拿调查工具在大雪中前行的照片,在《林海日报》刊发。看着报纸上的图文,我认识到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暗下决定一定要多写稿件,讲述森防人的精彩故事。
我曾经在《林海日报》四版看到这样一句话“一朵栀子花,是一个洁净的梦,一树栀子花开,便是这一季的景……”这好比《林海日报》为我送来了栀子花的幽香,洁白芬芳,弥散在空气中,凝聚在记忆里。在《林海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我为自己能够结缘《林海日报》而庆幸和自豪。《林海日报》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也将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