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林区北部集中爆发森林火灾21起,其中10起发生在北部原始林区。
据中科院雷电监测简报显示,12日8时至13日8时,共监测到发生云地闪991次,致使雷电火多点集中爆发。但如何最终确定火因,还需森林公安的火因调查。
由于火灾连续爆发,自7月5日开始,驻守在乌玛前指的北部原始林区森林公安局骑警大队民警由4人增加到了16人。
14日下午4点30分,记者跟随前往伊木河林场34林班的火场5名民警,体验了他们的火因调查工作。他们分别是骑警大队队长王志栋,民警白敖日格勒、布和、郝丙贺、徐志强。
汽车沿着原始林海中砂石路行进了四五十公里,行车途中,记者了解了他们的工作经历。王志栋1999年北部原始林区森林公安局成立时就在这里工作,2015年,骑警大队成立,他担任队长。其余4人年龄相当,除了徐志强是1989年出生,其余3人都是1990年生人。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来自兴安盟,都是2016年考入骑警大队,白敖日格勒、郝丙贺、徐志强的妻子都在家乡,布和原本打算今年年后结婚,由于疫情被迫推迟,对象在通辽工作,他已经说服对象报考满归的公务员岗位,这样两人能经常在一起。
下午6点30分,我们到达了火场。12日12时,这里发现火情,当晚20时26分就实现了合围。扑灭火灾后,乌尔旗汉林业局靠前驻防队伍和阿龙山林业局外援扑火队伍正在清理看守火场。
停好车辆,王志栋立即带队向火场进发。火场就在砂石路边的高山上,刚刚下过雨,离开砂石路几十米的距离,鞋已湿透。随后进入眼帘的满是草木灰的漆黑地面,放眼望去,漆黑的地面、树根,还有刚湿透就沾满草木灰的黑鞋,与树顶依然嫩绿的树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意倒木,平行推进。”一进入火场,王志栋一声令下,4名民警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切显得那么自然、默契。“确认安全后,接下来就是仰头走路了。”王志栋说,他们是抬头走路、仰望火场的人。
多年的火因调查经验告诉王志栋,阳坡、二肋(半山腰)往往是雷击火起火点。直奔重点区域,果然在阳坡的一处半山腰,我们看到了被雷击中的两棵樟子松。然而,调查工作远未结束。“继续沿火线平行推进,圈火场,查看是否还有其他的雷击木。”王志栋又一次安排任务。王志栋所说的圈火场,就是手持GPS沿火线走一圈,期间不断定位,最终确定火场区位、面积。
陡峭的山坡上,5名民警顺两侧火线均匀分布,平行推进。在遍布草木灰的密林里,近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一身灰、一身汗,手也被树枝染得漆黑。圈完火场,已是20点10分。
大家又一次来到雷击木前,开始了调查取证。“你看,这两棵树都是树干上部有一条树皮击落的直线,这是直线式的,还有螺旋式的,像蛇盘在树上一样,再一个就是炸裂式的,把树头拦腰劈碎。”王志栋说,最难找的就是这种直线式的,有时候要在火场来回走上几遍才能发现。
晚8点26分,火因调查结束,白敖日格勒拿出鲜艳的党旗,大家手握党旗合影留念。“以前合影都少一人,这次是照得最全的。”王志栋说,每次出警4人以上,我们都会带上党旗,完成任务后合影留念。
归途,说起火因调查的艰难,每个人都有很多感触。
“每天3点就要起床,赶在天热起来之前赶到火场,在山里,水是最珍贵的,带的水要保留,一点一点喝,矿泉水瓶不要扔,遇到河时喝好再灌满。”王志栋说。
“昨天去的火场,我们徒步走了三四十公里,早上3点出发,晚上11点才返回。和我一起去的张强去年冬天考入骑警大队,今年刚接触火因调查,这也许是他人生中最难最累的一次徒步,但仍在努力适应,选择原始林区,就意味着选择了边远、艰苦。”布和说。
“原始林区的火场大部分都是没有路的,要乘飞机去火场,来回时间不能确定,最长的一次,我们的队员在火场等待了8天,最后还是跟随林业局扑火队伍徒步走出来的。”白敖日格勒说。
“夏天火因调查,冬季巡护辖区,春防期间还要靠前驻防,每个人的工作都被排得很满。”郝丙贺说:“儿子出生7个月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个月,不知道下次回去能不能认得我。”
徐志强向记者讲起了就在前一天火因调查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13日早3点,徐志强和李振宇、赵艳雷一同前往一处火场调查火因,从公路切入点到火场,直线距离7.5公里,爬山、过河,酷热难耐,道路难行,直至下午2点,他们才到达火场附近。此时,李振宇突发心脏病,他们紧急前往附近的机降点等飞机。“最后的500米,走了一个多小时。”徐志强说,将李振宇送到机降点后,他和赵艳雷又迅速赶到火场,完成了调查任务,然后一同乘机返回乌玛前指。
到达前指后,得到消息的王志栋早已准备好车辆,连夜将李振宇送回了满归治疗。第二天一早,王志栋购置了一些给养,又赶回了乌玛前指,带队前往火场。
22时17分,灯火通明的乌玛前指出现在已经完全黑暗的深夜里,我们返回了乌玛前指。两个炖菜、馒头米饭,匆匆吃过晚饭,大家赶回宿舍休息。第二天凌晨3点,迎接他们的还有3个未完成火因调查的火场。(本网记者 刘洪林 包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