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支撑不断蓄力,民生工作不断完善,森林和碳汇资源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翻开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十三五”工作总结,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承载着规划人执着追梦的奋斗史,是时间长卷上的最美记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5年来,规划院开展“管理提升年”“素质效益年”等系列活动,从提升全院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提高规划院经济效益、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着力,编制完成林区生态保护和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各类规划240余项。在林区选拔招聘研究生和大学生近20人,累计举办森林资源调查、经营方案编制等各类培训班2590人次,累计选送2500余人次参加区内外地理信息系统、林业规划、森林调查等学习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十四五”将启,规划院打造“人才强院”的目标和举措更加明晰,他们将聚焦专业人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外聘专家、岗位技能培训、参加上级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多岗位锻炼、导师带徒等措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森工集团改革为契机,计划通过森工集团统一考试招录方式引进相关专业强的高素质人才,做好新老交替,承接好院内各项工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5年来,规划院结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院,不断深化科技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2015年成立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监测评估中心,通过合作研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及时监测林地变化情况,合作研发内蒙古大兴安岭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项目,“三库合一”项目,为助推数字林区建设,全面管理森林资源、森林防火等项工作提供丰富、直观的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填补了林区空白。
“聚焦科技创新,科技兴院。”规划院党政领导班子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时代发展必要性,“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数字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三库合一”建设成果,有效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规划、防火等,继续探索激光雷达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现地RTK精准定位等技术,努力实现新技术应用全面突破。
5年来,规划院不断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调查结果通过国家核查,在呼伦贝尔名列前茅,奠定了规划院进入自然资源调查领域坚实基础,搭建了合作平台。首次承揽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林区航空材积表编制样地调查、编撰《大兴安岭植物志》等工作。
“聚焦市场开拓,竞争富院。”“十四五”时期,规划院将在积极稳固林区市场份额的前提下,通过补短板强大规划设计和森林调查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规划设计、森林调查、碳汇监测质量,提高效率,加快推进规划设计市场化运作,继续深入实施特殊贡献绩效奖励机制,激发职工动力,全面提高规划院创收能力。
5年来,规划院积极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深入实施扶贫帮困和送温暖工程,建立“爱心妈咪小屋”,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同时,开展职工健步走、低碳公益骑行、百人大合唱等系列文体娱乐活动,凝聚发展力量。持续巩固院区建设成果,保持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聚集民生建设,深入打造幸福规划院。”“十四五”时期,规划院将努力增加创收,提高职工收入,继续实施扶贫帮困和送温暖活动,改善外业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尽量满足职工体检个性化需求。以健康规划院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规划院活力,让规划院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
“十三五”悄然走过,“十四五”开局在即。回眸过去的5年,规划院圆满完成全国第九次(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和林区27个森林经营单位979.5万公顷二类调查任务,为国家和林区科学评价生态建设成效,制定中长远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致力于建立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按年度圆满完成林区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监测和碳汇监测任务。把党建目标任务纳入与各部门单位签订的年度综合责任书中,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方法,形成了党委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基层支部具体抓、党员干部共同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成绩可圈可点。
“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竞争富院”、打造“幸福规划院”,规划院有了更加明确新发展方向。在创新中发展,在总结中提升,在实践中探索,森调规划事业未来可期。(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