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库都尔:打造生态福地

朱容颉
2021-03-03
1273
  “两江源”“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基地”“蓝莓小镇”“沙棘之乡”“森林康养基地”……细数库都尔的崭新变化,这一张张来之不易的“生态名片”,便是最好的见证。
  “十三五”期间,库都尔林业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激活生态山水,释放资源潜能,努力将库都尔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福地。
  念好“山”字经 兴安绿更浓
  聆听微党课、瞻仰纪念碑、致敬务林人……如今,“打卡”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基地,参加生态文明现场教育活动,已成为每名干部职工的必修课和精神滋养。
  “百万亩人工林是老一辈务林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就是库都尔人心中的‘塞罕坝’,必须一代代传承和弘扬下去。”谈起建设基地的初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晓斌如是说。他将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精神总结为16个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不怕牺牲,作为林区大兴安岭人精神的一种延伸和继承,鼓舞、激励着干部职工担当作为、不懈奋斗。
  为了提升百万亩人工林的“绿色含金量”,库都尔林业局有限公司开展《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经营模式的研究》《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防控减灾技术研究》等项目,将百万亩人工林改造升级,让森林更加茁壮健康,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生态保护建设就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细节影响大问题。”这是森林经营管理科高级营林工程师刘德文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身为“林二代”的他,勇于对传统营林技术进行革新,先后发明了容器苗快速栽植器、林木球果采集工具、“系带式”营造林公示牌等技术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助力生态保护建设。
  荣获“全国绿化奖章”的原林苗圃育苗“女将”宋程程,致力于培育优质壮苗、乡土树种。自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她就坚守在生态保护建设第一线。仅去年,她和同事们培育苗木600万株,创历史新高。“有幸成为林三代,更要当好绿色‘接班人’,将这份绿色事业坚持到底!”宋程程坚定地说。
  做足“水”文章 激起千层浪
  山为一域之骨,水为一域之魂。蜿蜒的库都尔河静静流淌,守护着江源圣地,滋润着库都尔人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去年8月份,库都尔河被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认定为黑龙江中国侧源头;12月份,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验收……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让库都尔河“一朝成名”。
  这个公司及时组织人员对黑龙江源头位置进行定点勘查,并在水源地周边布设远红外摄像机,监测野生动物活动情况。源头立碑工作、江源流域水文化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诗句中的画面真实再现眼前,不禁让森林资源管理科调查员马大庆感慨万分:“这片区域从2009年起作为一级保护区开始封山育林,经常有野兔、棒鸡、狍子等野生动物出没,没想到竟然隐藏着一处黑龙江的源头,还是挺让人激动的。”
  工作人员通过查找《河湖大典》《库都尔林业局局志》等资料,对库都尔生态功能区内的另一条河流———诺敏河开展研究,发现诺敏河是嫩江一级支流,也是嫩江重要水源头之一。
  因此,库都尔林业局有限公司提出了“两江源”概念,并依托“江源”丰富的森林植被景观、健康的森林食品、优质的天然矿泉等资源,开发打造“江源”生态体验项目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谋划产业发展新路径。
  “十四五”期间,库都尔人将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坚持着、创新着。库都尔林业局有限公司与库都尔镇政府、库都尔森林公安局积极构建“一片林、一条心、一家人、一体化”格局,变“独角戏”为“大合唱”,企、地、林共谋转型思路,共兴经济发展,共创发展环境,共促百姓增收,联合开展疫情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地资源保护等工作,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生态、民生答卷。
  “十四五”,开新局。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海英信心满满:“该保护的我们要保护好,该利用的我们要利用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陈晓琳)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