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红
“赶紧给我出20袋木耳,客人等着呢!”7月27日上午,骑着摩托车的王录着急地对库房保管员说。连日来,天气忽晴忽阴,但薄雾笼罩的绰伦湖畔仍游人不断。一位来自吉林的王女士不仅购买了绰伦湖中的冷水鱼,还要再买些今年的新木耳。
王录是绰尔森工公司古营河林场的管护员。从2018年开始,他除了负责管护区域的森林防火,还担负着绰伦湖周围的安全、卫生、湖鱼销售、进排水等职责。虽然他家离湖区仅有几十米,可他几乎一白天都在湖边度过:早晨4、5点钟起床,王录第一件事就是绕湖查看情况。晚上天黑了,他才安心回家。
房前是木耳菌袋摆放区,房后是游客的打卡地———绰伦湖,王录的“家”早已不是自己院内那几十平方米了。
木耳种植、冷水鱼养殖……依托绰伦湖风景区,一项项富民项目,像一个个美丽音符,在古营河职工的心田奏响和谐优美的致富曲。
黑木耳“绽开”富民序曲
2015年,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绰尔森工公司努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特色产业,促进职工增收,确保职工停产不减收入。在公司的扶持下,古营河林场开始尝试种植黑木耳。
“赔了咋整?”“这个可不好说,还是看看再说吧!”当职工们听说种植黑木耳提倡职工自愿入股时,很多人都犹豫了。
为了增加职工们的信心,林场主任刘鸿浩等班子成员带头入股,吸引66名职工共集资13万元种植了66万袋木耳菌。
种植木耳是个细致活。从粉碎原料到采收需要20多道工序,每年从1月份一直忙乎到8月份。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种植的成败。
为了不让职工的“信任”打水漂,刘鸿浩在种植管理上可谓严上加严,亲力亲为跟班指导。
“高温灭菌必须达到10个小时,头7天温度控制在28℃-30℃,然后控制在22℃-25℃。”对关键工序,刘鸿浩要求职工一小时一拍照,发到他的微信里。林场还要求木耳种植技术人员对拌料、酸碱度、菌袋松紧度、消毒等各工序严格把控,确保按工艺流程操作。
“班子成员必须带头推进,为职工增加信心。”刘鸿浩说。
林场试种的6万袋木耳在2017年喜获丰收,不仅回了本,还盈利了两万多元。这下子大家对林场“发展产业”一致看好,热情劲都上来了。
绰伦湖富贵有“鱼”
绰伦湖原来是森林防火航空蓄水池。借助“绰尔林区为锡伯族原住地”这一文化论证结果,古营河林场擦亮“锡伯族文化”品牌。从2018年开始,以绰伦湖为中心进行景点式建设,不断增加锡伯族文化元素,打造锡伯族风情园。蓄水池因酷似锡伯族早期民间乐器“葫芦琴”即“绰伦琴”而得名。
“能不能在湖里养鱼,既能增加旅游的看点,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这部分水域的最大潜能,刘鸿浩又琢磨起了富民之道。
刘鸿浩有个战友是扎兰屯市附近的养鱼大户。他跟战友沟通咨询,又去战友那里及周边的养殖场考察。回来后和大家说了自己的想法,最终决定用种木耳获得的利润试养冷水鱼,让“钱”生“钱”。
在北方养鱼,冬季越冬是个大问题。绰伦湖占地4.3公顷,最深处水深7.5米。但冬季水位下降,深水区面积会缩减。
“第一年没敢多投,万一过不了冬,大家的损失就大了。”刘鸿浩说。
第二年冰面解冻后,大家欣喜地发现,湖内的鱼安然无恙。冷水鱼可以在这里安全过冬,这让刘鸿浩和职工们增添了信心。从2019年开始,他们陆续用卖鱼的“回笼钱”先后投入锦鲤、锦鲫等大小分量不等的2.6万多斤鱼进行冷水养殖。为保证养殖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他们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可通过手机对湖区鱼类状态实时监控,还可直接和技术顾问随时沟通。
如今,古营河林场在发展冷水鱼养殖、黑木耳种植这两个富民项目上,坚持拿品质说话,用特色吸引顾客,让“生态牌”成为富民增收主基调。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公司的扶持下申请注册‘绰伦湖’牌商标,让我们的产品走出绰尔,闯出品牌。”刘鸿浩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