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以水灭火显神威

郭卫岩
2021-09-16
884
  ———林区不断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

  ■本报见习记者 李鹏飞

  “铃铃铃……”9月9日15时,急促的警报声在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拉响,一场机械化快速反应、以水灭火应急演练就此展开。
  “收到火情报告,乌力库玛林场生态功能区内发现火情,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和以水灭火中队紧急集合,立刻前往火场进行扑救。”
  “收到,立即执行,保证完成任务。”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反应迅速。
  “快!快!快!检查装备,立刻到紧急集合点集合。”火情就是命令,警报响起后仅10分钟,50余名队员迅速抵达集合点,将风力灭火机、水带、水囊、水泵、冲锋舟、全道路运兵车等扑火工具、大型设备火速装车,整装待发。
  “所有人,向右转,上车!”15时15分,随着根河森工公司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刘宝柱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即登车。4辆战旗、3辆防火运兵车、1辆运载着大型设备的拖挂车迅速赶赴火情发生地。
  车队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进,加之连日来根河林区连续降雨,让本就难行的道路更是泥泞不堪、颠簸难行。坐在战旗车内,不时传来避震弹簧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响,不一会儿,记者的双脚就被震麻了。然而,记者在一个个厚重防火头盔下看到的却是防灭火队员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闪烁着的坚毅而顽强的目光。
  “所有车辆注意,马上抵达河岸,有序停车,保证全道路运兵车迅速通过。”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并作出指令。距离起火点500米处有河流挡住去路,需动用全道路运兵车运送人员及灭火装备。由于火势较大,且靠近水源,实施以水灭火是最佳扑救方式。
  刘宝柱随即发出命令:第一批抵达对岸的队员要第一时间操控无人机进行火场侦察,迅速反馈火场情况,并在距离火场100米外围预设安全区域,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据现场侦查初步判断,当前火线长度约200米,燃烧火头2个,林相为低矮树的丛林地,周边无重要设施,无人员被困。”随着无人机升空,一条条火场信息反馈至前线指挥车,并立即报告前方森林灭火指挥部。
  根据火场附近地形和火势情况,刘宝柱决定由以水灭火中队担任“主攻手”,专业队设2个水枪阵地,供水组利用大功率水泵进行供水,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刘宝柱根据侦察信息,立即制定作战方案:一组奔左侧,二组奔右侧,实行一点突破,两翼合围。
  收到灭火指令后,50余名专业队员分成两组,分先后顺序按照操作要领,动作娴熟地启动高压水泵,连接管网,背、抱、拎着约20公斤重的水管、水囊、水泵等一整套以水灭火设备,迅速跨过崎岖的沟坎,穿越荆棘密丛,向着模拟着火点冲刺,摔倒、爬起,捋直水管、续接管道、增设水囊二次蓄水……随后,如注的水流便喷射在模拟着火点周围。
  “一泵已加入引水,可以随时供水。”“二泵水囊架设完毕,可以供水。”“三泵水管铺设完毕。”“枪手已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准备使用直流水枪头压制火头。”“三泵准备完毕,水囊已蓄满,可以进行作业。”……一条条作战指令迅速有序传达至各个环节,火情发展态势也实时报告现场指挥员。经过半小时的奋战,明火很快全部被扑灭。随后,清理火场、整理装备,按计划撤离。
  近年来,林区各单位通过高危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配备了以水灭火机具、设备。作为林区最早配备了以水灭火机具、设备的森工公司之一,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于2016年组建了以水灭火队伍,通过边学习边战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锤炼出了一支敢战斗、能战斗、善战斗的队伍。
  2021年,森工集团重点加强机械化快速反应和以水灭火队伍建设,购置装甲运兵车、蟒式运兵车、装甲水车、开带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及水泵、无人机、快艇等设施设备,制定组建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以水灭火中队配备标准,在全林区推行以水灭火的森林防灭火手段。按照管理规范、机具装备好使管用、人员训练有素的原则,在各森工公司组建了30人的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和以水灭火中队,打造一专多能防灭火队伍,有效提升林区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
  野外演练是进一步增强、检验队伍在扑救森林火灾作战中的默契与实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战评与总结是每次演练后必不可少的环节。
       刘宝柱告诉记者,火场复杂多变,中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有力手段科学实施火灾扑救,及时分析判断险情,及时规避危险、紧急脱险和有效救险,要做到1分钟之内能发动,5分钟内能排除水泵一般故障,快速操作水带之间、水带与水泵之间连接方法,及时处置水带铺设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根据火灾类型及地形特点,正确选择使用不同喷水方式的枪头,做到快速反应,精准灭火。
  不断强化野外及实战化训练,锻造出一支森林防灭火钢铁劲旅。2016年至今,根河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圆满完成9次扑救森林火灾任务。令以水灭火中队中队长陈玉伟记忆犹新的是,2017年5月,下央格气林场生态功能区内发现火情,刘宝柱与陈玉伟一同带领10名队员第一时间奔赴火场,经过12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明火扑灭,实现合围。
  “到了凌晨,下霜了,植被一夜之间就全白了,大家用水灭火头时,身上浇的都是水,天气一冷,衣服都被冻得硬邦邦的,膝盖都抻不直。”看着衣服已经结冰的队员们,陈玉伟的心里满是心疼。但大家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灭火机具继续奋战,因为,如果不在早上8点之前合围,起风后会产生树冠火,火头跳跃出包围圈,后果不堪设想。实现合围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一夜的寒冷和疲惫一扫而空,成就感油然而生,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了。陈玉伟回忆道。
  以水灭火是森林防灭火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经济实用、灭火效率高、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安全系数高的优势。但是在以往的实践中,受技术、设备、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大地影响了以水灭火的普及和使用,进而也影响了观念和扑火战法的进步更新。
  以水灭火的关键是解决水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完成在复杂的环境下水的输送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设备的产生,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多年来,森工集团立足林区森林防灭火实际,在“防”字下功夫,在“灭”字上不断探索新举措。通过扩大航空索降特勤突击队、以水灭火中队、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规模,由“单兵种”向“多兵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平面型”向“立体型”发展,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切实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开创森林防灭火工作新格局。
  “水是火的克星,以水灭火能够最大限度达到无烟、无火、无气,见效快啊!”谈及以水灭火作战模式,打了大半辈子火的陈玉伟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一次次鏖战火魔,亮剑赤焰战场的背后,源于他们牢固树立了“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的坚定信念,源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高强度训练锻造了如钢铁一般的意志。“有火情,我们上,绿色林海,我们来守!”陈玉伟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