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扛起生态保护重任 筑牢森林防火长城

包文君
2021-12-17
924
  编者按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
  这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风雨兼程,步履坚定,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一年,是森工集团恢复运营开局之年,我们响鼓重锤,收获荣耀,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我们扛起责任,攻坚克难,朝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目标迈进;
  这一年,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之年,我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光阴见证拼搏,耕耘结出硕果。即日起,林海日报以系列的形式推出 《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奋力前行》林区成就报道,通过记者的视角,记录这一年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写下鲜明注脚。
  回望过去,凝心聚力;展望未来,砥砺前行。森工集团党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今天,本报推出林区成就报道第一篇 《扛起生态保护重任 筑牢森林防火长城》。

  2021年,林区秋季未发生森林火灾,春防和夏防仅发生2起一般性雷电火,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森林受害率0.0003‰,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6.8%和99.5%……
  面对防火“大考”,每一个数字递减的背后是森工集团党委、森工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护好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担当!是林区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矢志不渝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动作为!是广大务林人牢记护绿初心,践行绿色使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奉献与坚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年,是森工集团恢复运营开局之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
  在这样重要的时刻,在这片10.67万平方公里的茫茫林海中,森工集团党委、森工集团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使命,再交防火完美“答卷”,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重要组成,在国家和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也是全国重点森林火险区之一。
  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美丽林区建设。森林防灭火既是守护绿色的必然之举,也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需之行。
  天气回暖、积雪融化,本是出门春游的美好时节,但对于中国目前保持最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来说,却是“危机四伏”。此时,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林区森林火险偏高,现在气候干燥降水少,进入春季容易刮起大风,这些都会增加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森林防火,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只有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才能形成防火高压态势,最大限度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进入春季防火期,林区各单位干部职工进山入林常规巡护,开展“三清”、计划烧除、瞭望塔值守、宣传防灭火等工作。
  “3月17日,我们就组织队员上山进行点烧防火隔离带,用10天时间完成了烧除计划,抽调部分人员对农牧业点、野外作业点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传,派专人跟班作业,消除火险隐患。”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温河分公司卧斯门林场副主任雍东升介绍说。
  为有效应对春防严峻形势,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温河分公司抢抓有利时机,变被动预防为主动消除,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及基干扑火队员开展春季点烧防火隔离带工作,对可燃物进行清理,有效减少可燃物载量,消除火险隐患。
  一棵棵挺拔的落叶松迎风摇摆,点烧过的隔离带,满目翠绿……
  进入春防期,高山上的守望者———森林防火瞭望员们首当其冲,他们肩背手爬,奔赴林海制高点,开始新一年的春防瞭望工作。
  “防火办,防火办,甘源瞭望正常。”伴着林海里的阵阵松涛和呼啸的山风,铿锵有力的声音穿过对讲机电波回荡在密林中。
  说话的是甘河森工公司甘源林场瞭望员王佩峰。甘源是甘河的源头,距离公司87公里,甘源瞭望塔就坐落在甘源林场25林班,瞭望塔正处在高山陡角处。塔高风硬,远离喧嚣,同是56岁的瞭望员金立新和王佩峰已经在这坚守5年了,守望山林,致敬孤独,所有的坚守和付出就是为了这万顷林海郁郁葱葱的绿色。
  现在,王佩峰和金立新对塔下的山林、道路、河流、雷击点都了如指掌,不仅可以迅速精准地说出雷击点的位置,还能依靠观察到的位置、风向和烟火的情况,预估出火情的大小,为扑火队员的调配提供参考意见。“干啥都要有个样子,如果发生火情瞭望不到位,就得不到及时报告,就很难及时扑救和增援,看着大火漫过树林我们会心疼啊!”面对眼前的茫茫林海,王佩峰充满感慨。
  青山不老,岁月悠悠。深山里的瞭望员从青春韶华到霜染青丝,练就了“森林眼”和“活地图”的本领,守护着这片万顷绿色林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这笔财富传承离不开广大务林人的守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防火“大考”,林区上下坚持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森工集团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林区实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问”要求,强弱项、补短板、控风险、提能力,聚焦“严、细、实、快、早”,看住人、管住火、防住雷,实现了“不发生人为较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影响较大自然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
  在防灭火具体工作中,持续进行野外火源和输电线路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加大野外农牧业点、野外施工作业点、工矿区、自然村屯、边远林场、管护外站、瞭望塔和铁路、公路、供电线路“七点三线”管控力度,开展“三清”检查707次,集中整治4000余处野外用火点和810公里输电线路,最大限度消除“点”和“火”、“线”和“火”的隐患;大力开展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抢抓时机对可燃物载量严重超高的沟塘草甸等高危区和城镇、村屯、重要设施周边可燃物进行计划烧除,超额完成12674公里的计划烧除和清理路影材任务,开设会车线、回车线、安全避险区821处,最大限度消除隐患。
  今年,全林区682处管护站、临时检查站和6656名巡护检查人员全部上岗执勤,并大力推广应用“防火码”APP,新码更换率达到100%,启用卡口984处,扫码总量达到5.4万次,实现管理全链条、火因可追溯,做到看住人、封住山、管住火。
  4月1日清晨7时,莫尔道嘎森工公司的天空飘洒着细细的春雨。永红林场办公楼前,40名即将开赴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驻防的基干扑火队员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他们肩负着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重任,第四次踏上了驻防的征程。
  综合考量反应速度、作战半径和力量互补,今年,林区将23个单位划分为6个战区,在5个中心局和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设立森工集团前指基地,部署大型机械76台、各类车辆640台、精干兵力1700人,战区内人员队伍、车辆装备、物资保障联防联动;优化兵力部署,北兵南调,向林、农、牧交错,社情复杂的东南部地区异地靠前驻防955人,同当地防灭火队伍共同保护绿色林海。
  近年,森工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北兵南调、南兵北调”“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一个瞭望塔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瞭望员就是一个哨兵”等防灭火理念,有效建立了“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形成天空地一体化防灭火体系,保护着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安全。
  6月10日,多云,3—4级风。
  绰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调度室内,值班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LED显示屏。9台电脑各自运作,反复监控着每一个瞭望站、林场、入山沟系。
  “我们这儿连续24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除了要感谢森林防火战线辛苦工作的‘战士’外,也要感谢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值班人员这样评价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智能、快速、精准。
  今年,绰尔森工公司购置了86套森林防火智慧卡点———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设置在公司所在地周围沟系路口和野外主要沟系出入口,以及林场会议室和集结操场,推进智慧林业建设,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将“互联网+督查”系统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灭火各个环节,织紧织密森林防火防控网。
  这86套远程监控系统共设有摄像头226个,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部分摄像头通过光缆、电信手机流量,实时回传到指挥调度中心,可双向对讲,或设置内存卡,定期取回,调取监控。每套远程监控系统安装有声光警戒语音提示功能,对过往人员进行提示警戒,为保护绰尔林区森林安全筑起了防护屏障。
  森林防火智慧卡点的全面覆盖,相当于在人体神经末梢安装了“感应器”,具有科技含量高、监控范围广、定位准确度高等优点,强化了入山管理体系,增加了森林防火管控能力,有效辅助智慧决策,实现了从传统的护林防火方式向科学化、智慧化的转变。
  连接卡扣、右膝跪地、右手握绳……“嗖”一声,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一班班长李华卫从10多米高的索滑降塔上急速滑下,完美完成了索滑降一整套动作。
  秋季防火期前,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分期分批培训300名索滑降队员,为秋季森林防火做好准备。
  这支航空特勤突击队是我国首支基于森林航空灭火优势,采取空地配合、战术战法配合、立体交叉作战而成立的特勤队伍,人数不多,战斗力极强,在多起森林火灾扑救中屡建奇功,护卫着中国最大国有林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发生地多为原始林区,偏远无路,运兵困难,扑火队员常常要步行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火场。航空特勤突击队成立后,打开了空中运兵通道,林区形成地空立体作战体系,但面对集中多发的雷击火,30人的航空特勤突击队力量明显不足。为此,森工集团决定在林区各地成立索滑降中队,扩大索滑降扑火队伍,提高空中作战力。
  培训中,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队长陆坤为学员们详细讲解索滑降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从理论授课、索滑降时打绳结和挂环方法、地面索控器操作,到塔上和机上索滑降训练等内容事无巨细。
  陆坤告诉记者:“以前参与扑救火灾时都是乘坐运兵车到达火场周围,车辆难以到达的火场就徒步。通过培训,特勤突击队的小伙子们熟练掌握索滑降的基本操作,必定为今后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就近开辟机降场索滑降作业、高效扑火作战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这支特勤突击队在2020年12月还曾派出15名技术骨干跨越八千里路,首次飞往广东省执行为期100天的航空护林技术培训服务任务。
  跨区域向广东省输出技术服务,是广东省应急厅和森工集团在航空护林领域时间、空间、技术、需求互补的前提下,采取市场化手段达成的创新合作,航空护林局派出5名飞行观察员弥补广东省航空护林飞行观察员的不足,同时帮助广东省带训航空护林飞行观察员。派出10名特勤队员作为教练,对广东省航空护林专业消防队员进行培训和带训,分期分批对广州、河源、深圳、珠海、江门、佛山、韶关6支队伍各10名预备队员进行索滑降培训,为广东省特战突击队培养骨干,储备人才。
  “铃铃铃……”9月9日15时,急促的警报声在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拉响,一场机械化快速反应、以水灭火应急演练就此展开。
  “收到火情报告,乌力库玛林场生态功能区内发现火情,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和以水灭火中队紧急集合,立刻前往火场进行扑救。”
  “收到,立即执行,保证完成任务。”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反应迅速。
  火情就是命令,警报响起后仅10分钟,50余名队员迅速抵达集合点,将风力灭火机、水带、水囊、水泵、冲锋舟、全道路运兵车等扑火工具、大型设备火速装车,迅速赶赴火情发生地。
  “一组奔左侧,二组奔右侧,实行一点突破,两翼合围。”
  收到灭火指令后,50余名专业队员分成两组,分先后顺序按照操作要领,动作娴熟地启动高压水泵,连接管网,背、抱、拎着约20公斤重的水管、水囊、水泵等一整套以水灭火设备,迅速跨过崎岖的沟坎,穿越荆棘密丛,向着模拟着火点冲刺,摔倒、爬起,捋直水管、续接管道、增设水囊二次蓄水……随后,如注的水流便喷射在模拟着火点周围。经过半小时的奋战,明火很快全部被扑灭。随后,清理火场、整理装备,按计划撤离。
  以水灭火是森林防灭火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经济实用、灭火效率高、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安全系数高的优势。
  近年来,林区各单位通过高危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配备了以水灭火机具、设备。作为林区最早配备以水灭火机具、设备的森工公司之一,根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于2016年组建了以水灭火队伍,通过边学习边战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锤炼出了一支敢战斗、能战斗、善战斗的队伍。
  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多年来,森工集团立足林区森林防灭火实际,在“防”字下功夫,在“灭”字上不断探索新举措。尤其在今年,在应急预案中细化了力量部署、应急响应、信息报告等内容,完善了指挥体系,规范了现场指挥编成和职责,增加了四级调度流程等内容,贴近实战,无缝衔接;812名瞭望人员全天候值守,卫星遥感热点、气象雷电测报、飞机空中巡护、高山瞭望与64套远程视频监控交叉互补,预警监测进一步强化; 自筹资金5208万元购置航空消防、以水灭火、大型设备等5687台套。致力于“用精兵”,在21个下属单位组建了300人的航空消防特勤突击队,现已全部具备了直升机索滑降能力,进入实战状态,能发挥“以一抵十”的作用;致力于“高效化”,在19个森工公司组建了600余人的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和以水灭火中队,一专多能,配备消防水车、水罐车、各类水泵、水龙带、移动蓄水池、履带式装甲运兵车、隔离带开设车、自卸车、冲锋舟、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形成有效战斗力,灭火作战逐步由“单兵种”向“多兵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平面型”向“立体型”发展,切实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开创森林防灭火工作新格局。
  针对林区通信覆盖率低、林场职工通信难问题,森工集团党委积极和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沟通协调,2021年第7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将林区纳入实施范围,批复建设4G基站121座。目前,林区各单位已铺设完成主干光缆2587.972公里,完成任务总量的93%;熔接光缆2300公里,完成任务总量的82%;开挖太阳能光板底座坑96个点位,完成任务总量的95.8%。林区各单位积极配合运营商,已经开通高山通信基站7座,建设机柜底座68个,安装设备柜16个、基站主设备16套、天馈线16个,敷设引接光缆519公里。
  该项目完成后,林区公网覆盖率将由目前的10%上升到50%,在重点区域将达到70%。在茫茫林海中,架起一条信息“天路”,筑起一道生态建设的“防火墙”,助力森林防火工作,为林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核对调查数据、分层码、烘干内业台账……10月13日,在库都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严谨,森工集团森林调查规划院技术人员正在现场指导,加强数据审核把关。
  自今年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库都尔森工公司周密部署、高效推进,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标准严、专业强的实际情况,抽调森林资源管理处、应急事务处、各林场的精干力量,组建了6个外业组、1个内业组、1个烘干组,对255块标准地进行可燃物外业调查,把森林火灾风险底数摸准、摸细、摸实。
  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提升森林防火治理能力和改善森林防火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摸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底数,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森林火灾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可以为林区有效开展森林火灾防控提供权威的风险信息及科学决策依据。
  森工集团深刻认识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普查工作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高位推动、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先后于8月5日召开动员部署会、9月28日召开推进会、11月5日召开领导小组调度会。克服接到任务晚、调查难度大、气候条件差等不利因素,压紧压实责任,全力以赴完成好普查工作任务。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10.33亿立方米,是我国受森林火灾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
  本次普查涉及森工集团25个森工公司(管护局、区、所),共布设3967个样地,各类样方4万余个以及野外火源、历史森林火灾、火灾减灾能力调查等。森工集团整合全林区森调、应急、资源、生产等技术力量,共组建169个调查组(各基层单位139个、规划院30个),共计1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普查工作,其中大样地调查及平衡含水率测定、燃点热值测定以及野外火源、历史森林火灾、减灾能力调查由规划院负责完成;标准地调查及样品烘干由各森工公司负责。
  10月18日,已完成全部样地的外业调查和森林野外火源、历史火灾及减灾能力调查任务。截至目前,普查工作总结、内业质检、数据汇总和实验室数据测定上传也已全部完成。
  规划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对所有调查样地按3%要求进行抽样检查,共检查样地109块,合格率94.5%,森工集团普查办组织应急、资源、规划院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共抽检6个单位3块样地,合格率100%。
  只有摸清隐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未“燃”。
  本次普查获得的普查数据,可以对林区火险等级进行区划、评估,用于指导今后防火、减灾、产业发展、生产经营、重大建设等工作,也是为智慧林业、大数据、林业现代化提供支撑,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变,为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此外,今年森工集团落实防灭火资金3.04亿元,用于防灭火人员伙食补助、靠前驻防费用、扑火费用、扑火储备金、设施设备购置及维修;积极推进960公里林下经济节点路、1715公里通林场路和657公里防火应急路建设,尽最大努力抢修夏季水毁公路桥涵,确保运兵顺畅;与属地政府、毗邻省区和森林消防、森林公安、电力、铁路、气象等单位部门签订联防协议,密切工作机制,明晰职责分工,筑牢社会化联防体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加强安全常识教育、防护装备配备、制度规范完善和紧急避险训练,开展分级分类防火业务和安全培训223次,培训各类专业人员16291人次,以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安全避险水平;推进与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雷击火和边境火防控技术国家创新联盟在林区开展了2021年度“产、学、研”试验活动,开展了无人机气象因子监测、火情侦查、搭载防扑火物资、水袋灭火、可燃物调查、三维建模、通信组网、雷电拦截等实验,在北部原始林区布设4套拒雷系统,实地进行抗雷数据积累测试,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雷击火防控应急科技项目,新增升级改造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6处,每处定位仪可实时探测定位150公里范围内的闪电定位、次数、密度、分布等信息,实现雷电定位监测全覆盖。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