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林区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建设刍议

刘雪婷
2017-11-09
2005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以下简称:林区)开发建设60多年以来,通过几代有识之士的不断研究、丰富和积累,拥有了海量的本土文献。这些文献从不同视角及专业化角度综合记录了林区的地质地理、物产资源、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数据信息,是林区一笔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当前,在林区转型发展时期,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实际、体现本地区特质的新型发展之路,不仅需要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撑,更离不开本土文献所蕴含着的各类历史信息、各种原始数据的有力支持,因而,尽快建立健全一个资源共享的林区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已经时不我待。
                                                 一、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在林区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林区本土文献是以林区为研究论述对象且反映林区特色的各时期的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的论著、论及地方的各类专业著述等等,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林区的资源禀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主要情报源,文献共享平台的建立对于实现文献信息共享,促进林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培养林区利用文献信息的意识和技能的助推器。本土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增强林区各单位各部门的文献信息开发和利用意识,能够使研究者、决策者迅速地从浩如烟海的本土文献中获取关于林区本身的知识和信息,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有效利用本土文献信息的技能。
  2、为转型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依据。林区本土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林区开发建设的历史和现实反映,包容了林区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真实情况。
  3、直接服务于林区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林区本土文献中的各类专业科学著述不仅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各项参数的变化,为新时期加强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佐证和技术依据,它还囊括了关于林区各个地方的山川地理、资源物产、名胜古迹、民族民俗方面的文献资料,都为当地的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
  4、为林区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的繁荣助力。本土文献的内容反映着森林文化,其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森林生态文明内涵。森林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仅是只立足于经济转型的开发,同时又是林区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展示,更是新时期森林生态文化的振兴和展示。因此,建立健全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并与旅游经济有机配合,既有利于保护、继承和弘扬林区优秀的森林文化传统,更有利于充实林区旅游文化产品素材增强林区森林生态旅游吸引力。
                                                 二、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
  本土文献收集难。这是文献共享平台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文献收集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献收藏比较分散。由于林区地域广大,基层单位众多,绝大多数文献分散在各林业局图书馆室、研究机构、广播站电视台以及各级档案室、资料室、宣传部、党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甚至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在专业采播人员和科研人员个人手中保存。二是有关收藏机构或个人出于某种部门利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即便是对一些非涉密的文献资料也不情愿公开,更谈不上主动呈缴了。三是由于长期以来主观上对本土文献收集保护的忽视以及客观上相关技术手段、监管手段的不足,造成一部分文献流失和缺失。
  本土文献资料归类整理、补充更新难。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是一项技术性高、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系统工程。收集来的文献资料,都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如对不能保存原件的物品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拍照、纸质资料要转化成全文电子数据,还要在建库的时候组织合理的机读目录,整个数据库要有详细的分类索引,各个子库中各种类型的文献要有统一的文档格式,如目前通行的图片“jpg”文档,电子全文“pdf”文档等等。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关键性难题外,还需妥善解决诸如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合理传播权等相关的问题。
                                                 三、建设本土文献共享平台的对策措施
  林区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经营管理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将平台建设视为林区一项重要的经营项目来对待,制定长远的工作规划,保证工作系统的持续良好运行,走边建设边服务边学习的道路。但就林区目前文献管理现状和互联网建设水平来看,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寻求突破是较为可行的:
  1、明确目标,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林区本土文献数据共建共享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根据目前林区文献数据管理条块分割的现实,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各系统间的协作网络。因此,在管理局层面可以率先建设林区文献数据中心,作为林区文献资源共享的突破口。建立一个由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的,以文献数据中心为龙头,各基层单位图书情报馆室或信息管理机构为节点的林区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组织,明确各成员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统一思想,统一技术规范,制定协作章程,开展协作活动,积极探索文献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将文献数据中心网络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延伸到林区各单位图书情报馆室以及其他系统的信息机构,利用他们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馆际协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
  2、政策引导,加大基层文献管理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帮助,鼓励林区各单位将文献资源建设放在林区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建立独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使本单位图书情报馆室或信息管理机构成为一个管理和开发使用本土文献的职能单位,并在一些重点单位,比如档案馆、科研院所、各类媒体设立送缴联系人,形成送缴制度化、网络化。对林区各地方文献的采访、分编、典藏、利用实行一条龙管理,由专人负责。各单位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本地区本土文献工作现状、藏书规模、特色、人员素质、自动化程度、采用何种软件、网络版本、网络拓扑结构,实行统一的标准,为林区本土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扫清障碍,使各成员单位在一个共同的信息数据平台上实现联网,互享协作成果。
  3、重视人才培养使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由于文献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选拔和培育一支具有专业能力和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开展林区文献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管理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关乎当前而且关乎长远。在今后一个时期,非常有必要通过组织各类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继续教育等更新林区文献管理队伍知识结构,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以及驾驭网络信息环境的能力。 □ 任宇   (作者单位:林业党干校)

 

林海日报社主办林海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林海日报官方网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