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黄布油伞

张淳源
2018-07-23
2212

乔加林


        到了夏季,大姑娘小媳妇出门,手里都会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伞。晴天遮阳,雨天避雨。

        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质普遍匮乏,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家里还没有一把雨伞,遇到雨雪天,我有时披着斗笠去上学。斗笠,形状与草帽差不多,就是直径大些,是用箬竹叶和毛竹篾编成的,戴在头上很重,久了头都发疼,风大了戴不住,雨大了也遮不了雨。黄布油伞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才用,普通人家都舍不得买。学校距离我的家虽然只有两里多路,一条渠梗直通学校,每次雨雪天,大多数小伙伴们都是披着塑料布遮风避雨,常常被弄得一身泥水,那时的我,是多么想拥有一把属于我自己的黄布油伞啊!

        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我软磨硬泡情况下,父亲卖了一些粮食,终于买了一把黄布油伞,我激动得抱着新雨伞咋也舍不得放下。那把黄伞与我差不多高,伞面是厚实的黄油布,布是用桐籽油做的,金黄黄的,散发着浓浓的桐油味,伞顶端处一个小圆形紫红色的油布与伞面相连,伞把是一根比擀面杖细点的竹竿。黄布油伞有四五斤重,伞太重,我力气小,怎么都撑不开,父亲便手把手地教我。他把伞尖顶在墙上,身子前倾,一手抓着伞把,一手把套在伞柄上的撑杆使劲往上一推,伞砰然张开。在灿烂温暖的阳光里,黄布油伞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自从家里有了那把黄布油伞,我就希望能经常下雨。在雨天,我会把黄布油伞高高举在头顶上,雄赳赳气昂昂,昂首挺胸去上学,到同学中去炫耀。记得1980年初秋,第一场秋雨,吃过早饭,我把黄油伞打开,兴奋地去上学。走在渠梗上,突然刮起大风来,黄布油伞瞬间脱离我的掌控,在泥泞的路面上翻滚几下,跌落到几米深的水沟里。正当我不知所措,急的要哭时,老师正好到了我旁边,帮我把雨伞从水沟里捞上来,并示范着告诉我:“伞面不能迎风,打低点,让伞沿往下斜,这样就不容易被风刮翻了。”

        黄布油伞虽然笨重,但伞面大,非常实用,在雨天,如果遇到没带雨具的同学,我就让他们钻到我的伞下一起走。

        在村子里,谁家小伙娶媳妇时,伴娘都会为新娘打着黄布油伞,那个时候不懂,总会问大人,又没有下雨,为何要给新娘子打雨伞啊!长大后才知道,新娘子出嫁,都要抱鸡打伞。

        伞传说是鲁班的夫人云氏发明的,她把竹子劈成细条,蒙上兽皮,做成如八角亭式的雨具,“张开如盖,收起如棍”。后人见了竞相模仿,便流传下来。造纸术发明前都用丝绸绷制。宋朝以后才有了皮纸伞、油纸伞。

        笨拙厚实的黄布油伞早已退出了人们生活之中,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人见过过去的黄布油伞,特别是90后、00后,在他们脑海中是没有黄布油伞的这个概念,他们只知道折叠伞。

        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黄布油伞伴随着我童年和少年的时期走向成年也走向成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一把笨拙厚实的黄布油伞,在雨天足以保障你不会被雨水浸湿。但现代伞五颜六色,给人精巧、轻便和好看,只是轻飘飘的塑料手柄、冷冰冰的金属手柄,感受不到一点木质手柄的踏实和自然的气息。

        随着时光流逝,那黄色油布伞的时代,已在历史的舞台退去。那样的黄油布伞,亦早已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行渐远。但我依然怀念过去的黄布油伞,很想撑一把黄布油伞,漫步在新时代的风雨中,把心交给自然,融入自然,走进自然。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