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月圆中秋

张淳源
2019-09-20
1893
  马德林

      中秋,意味着秋去冬来,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佳节吃月饼,就像是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包粽子……
      我家的中秋节,依旧保留着去母亲家吃团圆饭的传统。到时候,我的儿子儿媳、侄女女婿们都会开车从城里回来。在母亲身边享受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百听不厌地聆听母亲讲一讲中秋的传说。传说不长,那是没上过学的母亲给儿女的精神文化大餐,温馨而惬意。在网络上看,都不如八十高龄的母亲讲得好,那么有感情。现在过中秋,路途远不能回家团聚也没必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在如今信息高速发达,有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时代,远在天边,打一通电话,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打开互联网视频,就能面对面聊天。
      过中秋赏月是我的最爱。我喜欢中秋节中的诗情画意,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常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花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向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这些古人赏月写下的千古名句,中秋读来使人陶醉。
      八月十五中秋夜必须吃月饼。吃月饼,我相信这个历史传说:当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元朝官兵又查得很严,朱元璋要联络各路起义将领,消息又送不出去。十万火急关头,多亏军事刘伯温想了一条妙计,把消息藏在月饼里面,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由于消息准确无误地送出去,起义相当顺利。不久,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后来,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赐一些月饼、糕点给大臣和百姓。这样,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了,从朝廷贵戚,官宦士大夫,富贾乡绅,平民百姓,大家都纷纷在八月十五夜吃月饼、赏月。
      我曾查阅资料得知:中秋节里的“中秋”一词,最早出于《周礼》,我国古代历法,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三个月分别命为孟、仲、季。因此,在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又因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旬,故称为“中秋”了。据《史记》记载,古代帝皇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又恰巧在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中秋节最可贵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与月共欢,把盏同饮,感情升华时,高声朗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亲情弥漫浓浓的温馨,让中秋节快乐满满,思念满满,亲情满满。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