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从草原腹地海拉尔至大兴安岭深处的根河途中,随处可见养蜂人,路旁支起个临时窝棚,窝棚边散落着蜂箱,亦成一景。
8月23日,途经根河至额尔古纳之间,见一养蜂处,窝棚门前摆着蜂蜜,便停正车,买了点蜂蜜,准备上车时,忽闻附近草丛中传来蝈蝈儿的鸣叫声,一下勾起我儿时抓蝈蝈儿的记忆,遂把刚买的两瓶蜂蜜放到车上,便寻声奔草丛而去……
我小时候酷爱抓蝈蝈儿,记得第一次抓蝈蝈儿,还是6岁那年。父亲领着我到黑羊站一位牧民家中做客,听到户外有蝈蝈儿鸣叫,便与牧民家的小伙伴一起去捕捉。但只听鸣叫,还没靠近,它就不叫了,干着急也找不到。这时,父亲来帮我们了。只见父亲逆着阳光,蹭着小步朝蝈蝈儿鸣叫处的草丛中慢慢靠进,蹑手蹑脚,屏气凝神,就这样,他刚挪动了几步,被蝈蝈儿发现了,立马不叫了。于是父亲也一动不动地停站在那里,像个木头人。待蝈蝈儿再鸣叫时,他继续慢慢地靠近。停停进进多次,父亲非常耐心,仔细观察脚下的每一株草,寻找蝈蝈儿究竟藏在何处?经过五六分钟的观察等待,慢慢靠近,终于发现了蝈蝈儿。只见父亲小心翼翼地伸过双手,快速地一合,蝈蝈儿被扣在双手中了。我在一边看呆了,原来蝈蝈这样抓呀!
从这以后,我就经常与几个小伙伴们上山抓蝈蝈儿。有很多比我大点的孩子,都抓不到,而我每次都满载而归。让小小年纪的我,也有了成就感。渐渐地,我悟出,抓蝈蝈儿也是有学问的,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蝈蝈儿这小东西,不但肚子大,脑袋也大,在昆虫里应该是很聪明的。它见了人不会像蚂蚱那样乱蹦乱跳,一下就引人注意,只要紧追不舍,就一定逃不出被抓住的命运。而蝈蝈儿则不然,听见响动,它往往向深草丛中一钻,就不见了踪影,找到它很难。蝈蝈儿可以说是昆虫中的贵族,比较稀少,它绝不像蚂蚱那样,在路边、荒地草丛中,用脚一趟,成群的蚂蚱就上窜下跳,说不定还自投罗网,蹦到你的脚面上。而蝈蝈儿则躲起来,藏而不露,再加上蝈蝈儿本身的颜色与草的颜色一样,所以想抓到它,有点儿难。
抓蝈蝈儿必须寻着蝈蝈儿的叫声慢慢靠近,蝈蝈儿最大的特点或弱点就是它的叫声。蝈蝈儿鸣叫时,又是它最放松警惕的时候,因此抓蝈蝈儿必须寻着它的声音,利用它的这个特点进行捕捉。所以蝈蝈儿鸣叫就前行,前行时,脚步轻轻移动,可谓其徐如林,一旦它停止鸣叫,你必须停止脚步,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等待,等它再叫再靠近。这样停停进进,反复多次,才能靠近它,同时也在考验着捕捉者的耐心。
抓蝈蝈儿时必须在阳光充足的时候,顶着阳光向蝈蝈儿隐蔽的草丛处靠近。因为蝈蝈儿只在有阳光时才鸣叫。之所以顶着阳光是因为顺着阳光会使人未到,影子先到,而导致蝈蝈儿受到影子的惊吓而停止鸣叫,或干脆钻入草丛,逃之夭夭了……因此要有顶着烈日挑战酷暑的忍耐力。当听到蝈蝈儿发颤抖炫音时,就会感知蝈蝈儿就在脚下的某株草上,你一时还看不见,这时就是考验一个孩子的观察力和十足的耐力,仔仔细细观察每一株草,每一片叶子,只要见到蝈蝈儿基本就十拿九稳了。有时草丛又高又密,好不容易发现了蝈蝈儿,也一蹿就逃了。这时必须摒着气,不能有一丝的动作,无论蚊子叮咬,还是荆棘刺着手脚,都要忍着,这是一次最综合的实战检验和锻炼。
我小的时候,每次抓蝈蝈儿,身上都会被蚊子叮很多包,有时手也会被蜇麻子蜇得火辣辣的。当我抓蝈蝈儿抓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后背、脸上、手上会落一层蚊子,都浑然不知。虽然每次我都是抓蝈蝈儿最多的,但也是身上被蚊虫叮咬最厉害的。通过无数次的抓蝈蝈儿,让我养成了聚精会神的习惯。时至今日,看书一旦看进去了,往往是忘我的,有时思考一个问题,有人与我打招呼我竟没有听见。长此以往,有人以为我牛哄哄的,不愿答理人,其实,这都是小时抓蝈蝈儿养成的“坏”习惯。
捉一个小蝈蝈儿,竟然给我这么大的启迪,联想到动物世界里,豹子、狮子等动物在捕猎中的耐心和通力协作的智慧。它们克服了躁动爆烈的秉性,蹑手蹑脚,匍匐前进,偷偷靠近猎物;它们忍饥挨饿,用足够的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许多游猎民族,在捕猎中,懂得了用足够的耐心捕捉战机,每一次狩猎都是一场波澜壮阔、动静结合的较量……
鲁迅曾说过:“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就想领她、教她抓次蝈蝈儿。时至今日,女儿已经是成年人了,这个愿望竟还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