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
冬至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玻璃上出现了久违的冰窗花。站在窗前,看着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霜花,我的记忆又一次回到了童年时代的老房子里。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山上的林场里,那时的房子是板夹泥的,窗户是那种木制窗框的单层玻璃。由于封闭不严实,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冬天的早上,玻璃上结满了霜花,天冷时一整天都不会融化,厚厚的霜花遮住了太阳的光,低矮的房子也显得愈发的昏暗。
记忆中老房子里的霜花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好像一幅幅精心描摹的工笔画,令人称奇。画里有高山、有河流、有宫殿,有茂密的森林、有奔跑的小鹿、还有振翅欲飞的小鸟,画里的世界枝繁叶茂、青山永驻、四季如春……
那时,年幼的我不懂霜花的形成原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极致充满了好奇,当时比窗台高不了多少的我,每天扒着窗台看霜花,对我来说,那里面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是神仙爷爷居住的地方。
到了80年代,我家搬进了林场分给职工的砖房居住。每年上冻之前,妈妈就会买回几米塑料布,爸爸到木材加工段的火锯上冲一些板条,将塑料布裁成窗户大小,用板条将塑料布四周绷紧,再用钉子钉到窗框上,塑料布钉过的窗户既保暖,又利于采光,室内温度高了,屋子里亮堂了,原来一天到晚都不化的霜花也从此不见了。
再次看到冰窗花,让我欣喜不已,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又激起了我拍摄冰窗花的兴致。一个月以来,我坚持每天在几个固定的地点拍摄冰窗花,并观察它的形成,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拍摄,我对冰窗花的形成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份和土壤,而且是天气越暖和、土地越肥沃、水份越充沛,植物长势越好。冰窗花的形成,需要上面四个条件里的三个,它们是:空气、水份和土壤(玻璃上的灰尘)。与植物生长不同的是,冰窗花是天气越冷“开”得越漂亮,太阳一出来它就渐渐消失了。
如今,我们都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楼房,北方冬季楼房的室温在25摄氏度左右,室内温度高、湿度小,3层密封塑钢窗隔温又保暖,室内的那层基本上不会结霜花,因为温度和湿度都不够。但是,如果有封闭不严实的玻璃,夹层里面进了空气,在这种条件下,夹层里就会结霜花,但通常没有大面积的霜花,只有一朵一朵的小花,这些小面积的花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一般每天不会完全融化,形状变化也不大。如果遇到气温突然升高和降低,完全融化掉的霜花会改变灰尘的排列,再次结出来的“花”就和之前有所不同了,因为霜花的形成还和玻璃表面的光滑度、灰尘的排列以及透过玻璃缝隙吹进的风的方向有关。如果玻璃窗透气或出现的裂痕,夹层里又积了水雾,在这种条件下,就会有大面积的霜花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和观察,我不但了解到霜花形成的小知识,还积累了一些漂亮的冰窗花图片素材,我对图片进行了简单的编辑,使它看上去更清晰、更有立体感。我喜欢冰窗花,因为它让我回忆起了温暖而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