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粽叶飘香总是情

王琦
2020-06-22
1462
李美芹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转着,嘀嗒嘀嗒地就溜进了农历五月。这时小镇的市场上粽子多了起来,悠悠地飘来一缕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肺,昭示着又一年端午节到了。
       我居住的小镇,虽然已进夏季,但早晚气温还是很凉,顽皮的太阳偶尔露出笑脸,却又被无情的乌云深深地遮盖。虽然如此,却不能阻挡我们迎接端午的迫切心情。在端午节临近的日子,心就开始飞扬了。
       记得儿时,望眼欲穿地企盼端午节的到来,那时我们正值豆蔻年华,精力充沛,好玩好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12点之前,我们就联络上几个要好的“死党”老早地去爬山,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带上录音机和遮阳大伞,其余同学各自带上熟食、小零食、啤酒,带着自制的小灯笼,结伴而行,兴高采烈地跑到离家不远的“防火楼”山上,抢先占领一块地盘,在绿树环绕的空旷的山顶上喝酒、唱歌、跳舞,闹个通宵,欢乐的笑声传遍山谷,成为记记里永恒的乐曲。
       待到天亮了,来爬山的人开始多起来,人流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凝翠山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时我们就开始往山下走了,一路上看到上山的人们艳羡的目光,心里无比自豪,就像战争年代刚打了一场胜仗,心里美滋滋的。听老辈人讲,端午节那天起得越早爬得越高越好,预示着一年都无病无灾,生活越来越富裕。但那时也不太懂,只是觉得借着端午节能有个疯玩的机会,在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安全的话语里,我们从心里感激母亲能理解我们,让我们在那段天蓝风轻的岁月里,快快乐乐地成长。
       端午节那天,平日里安静的小镇汇成了葫芦的海洋。母亲早几天就会从市场上买几个或大或小的五彩的纸葫芦,将大点的葫芦挂在大门上,把小点的葫芦挂在屋门或是窗棂上。待到爬完山往回走,一眼就望见家家户户的门框上都挂着五彩缤纷的葫芦,成为小巷一道亮丽的风景。
       端午节还有个传统的习俗是吃粽子和鸡蛋。我喜欢吃粽子,特别是妈妈包的具有家乡特色的醇香绵口的糯米粽子,特别好吃。童年时,家境虽然贫困,但是端午节还是要包点儿粽子的。妈妈多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为包粽子做准备,把糯米和头一年用过的粽叶用水泡开。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妈妈身边,有时候也打个下手,帮忙递个东西。妈妈的手法非常熟练,将两片棕叶叠在一起,折卷成漏斗的形状,先放入两粒红枣在斗底,再装进米,用勺子压实了,再把棕叶折扣包紧封口,另一只手拿起白线绳系住。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个翠绿的三角锥形的粽子就装了满满一大盆。下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通常要慢火煨上两个小时,才能煮出最鲜美的味道。妈妈就一直坐在炉子旁,不断地往炉子里添小块的柴火,确保火候保持恒温。第二天,当我们爬山或踏青归来,一进家门,满屋子都是棕子的清香,那香味舒展着,丝丝缕缕地沁入心脾。吃粽子的时候,蘸着白糖,糯糯滑滑的,浓郁的滋味悠远绵长。
      早上妈妈还会在有粽子的锅里煮几个鸡蛋,那鸡蛋带着粽叶特有的香气。每次母亲都会说,必须要吃一个,这是平安鸡蛋。妈妈还会给我们的手腕上、脚脖上系上由红、绿、蓝、紫、粉五色组成的彩线,然后在屋檐下,窗棂上插一缕艾蒿,说是散寒除湿,驱病避邪。绿茸茸的艾蒿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直到慢慢枯萎,卷曲成灰黄色的叶子,保存到第二年。
       如今妈妈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是每到端午节,却依然坚持为我们包粽子,十斤米能包满满的一大锅。我们常常是吃完了还要“兜着走”,拿回家放到冰箱里冻起来慢慢吃。日子如流水,已成年的我们,一直幸福快乐地享用着母亲包的粽子。小小的粽子,里面包裹着母亲的爱,母亲的祝愿,母亲的牵挂。
       如今的端午节,人们在粽叶里包裹的食材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传统的糯米粽子,在超市里还随处可见水果粽、豆沙粽、香芋粽、肉粽等等,其种类五花八门。
但在我的心里,只有妈妈包的棕子最醇厚、最香甜,因为那是岁月的沉淀,是成长的记忆,是爱的味道。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