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1952年,一批批复转军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浩浩荡荡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踏进了茫茫林海,担起了林区开发建设的重任。
从那时起,大山深处的林场就成了百姓口中的“沟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听到“沟里”,眼前便呈现出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物资匮乏、房屋低矮破旧、交通不便就是“沟里”的特有标签。通往“沟里”的交通工具只有那慢得不能再慢,每天只有一趟的“绿皮小火车”。
老叔是最早参与林区开发建设的务林人,他是油锯手,全靠着一身力气干活,用微薄的收入养活着一家六口人。在大雪纷飞的傍晚,老叔收工回家,坐在滚烫的炕头上,炉火烧得正旺,烧柴噼啪作响,温上一壶老酒,就着一盘新切的卜留克咸菜啃着玉米面窝头,足以驱赶一天的寒冷与疲惫。
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通往林区的公路四通八达,油光的板油路取代了尘土飞扬的土石路;低矮破旧的板夹泥房已经被宽敞明亮的楼房取代;职工收入也逐年增加,几乎一半的家庭都有了私家车;昔日那唯一的“绿皮小火车”已经变成了“森林康养旅游”专列。
新一代的务林人,会像父辈们一样,用热血和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用青春和激情滋养这片林海,让这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空气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