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潘志鹏
初夏时节,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苗圃内苗床整齐排列,绽放着片片新绿,旋转的喷灌设备滋润着株株幼苗,散发着无限生机。
为抓好今年育苗工作,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早筹划、早安排、早准备,按照育苗生产计划,自4月中旬开始采用大棚和大地育苗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职工进行容器苗生产。同时,技术人员全程跟班作业,实地指导,严把质量关,为绿化造林提供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苗木。
“3年前,公司育苗满足不了本地区造林绿化需要,部分苗木必须到外地采购。”林木种苗中心主任李士成说,2021年,公司以转换思维、调整结构、科技创新、多元发展为目标,分类规划营林种苗培育、特色种苗繁育、良种基地经营、种质资源库建设,更新育苗设备,增置各种专用机械设备和种子处理室,打造了集“育、学、研、销”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苗圃。
提档升级的中心苗圃总面积632亩,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主要培育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西伯利亚红松、东北红松、水曲柳等常规树种及珍贵树种,年育苗能力达到1500万株以上。如今,圃区内有云杉容器苗430万株,西伯利亚红松容器苗128万株,樟子松容器苗12万株,落叶松容器苗46万株,云杉裸根苗230万株,西伯利亚红松裸根苗154万株,平均每年上山栽苗量250余万株,不仅实现了公司造林用苗自给自足,还向绰尔、甘河、松岭等地外销。
该公司把引进西伯利亚红松作为种苗产业重点,经过30多年良种繁育,在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穗条贮藏、嫁接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拥有成熟的技术,实现了育苗数量多、引进的种源无性系多、育苗成苗率高、嫁接成活率高、造林保存率高的目标,成功让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扎根安家。
据林木种苗中心副主任王翠丽介绍,近年来,该公司重点完成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西伯利亚红松引种扩繁与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分课题的生产任务,建立无性系保存区90余亩,培育上山苗木350余万株,嫁接苗木9.5万余株,补植补造2万余亩,并取得一项自治区科技成果。
另外,位于兴阿林场133林班的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基地内一株株笔直高挺、郁郁葱葱的西伯利亚红松在这里被分区管理,茁壮成长。
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造林苗木产业发展空间,着力在提升育苗质量、珍贵树种扩繁、拓宽绿化苗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推动生产经营方式向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努力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