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潘志鹏
4月2日凌晨5时,阿里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森林消防大队队长刘冠杰带领队员前往东山公墓开展第一轮巡查。
“第三组注意,东南方向出现祭祀群众,立即排查火源隐患。”刘冠杰一边用对讲机叮嘱队员,一边放慢脚步观察周边植被情况。尽管近些年群众防火意识显著提升,刘冠杰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随着清明节临近,群众祭扫活动频繁,森林防灭火形势日趋严峻。连日来,阿里河森工公司周密部署、多线发力,通过“人防+技防”“管控+宣传”多措并举,构建起全时段、全覆盖防护体系,筑牢清明节期间生态安全屏障。
该公司制定清明节森林防灭火工作专项方案,组织扑火队员携带风力灭火机、割灌机、水枪等装备,采取“定点驻守+机动巡查”方式,对生态功能区内的墓地和主要入山路口实施网格化巡护和管控,确保火源管控无死角。
“清明当天将会迎来祭祀高峰,为此,我们已提前在阿里河镇周边公墓部署机动力量,一旦发现火情能够迅速处置。”公司应急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赵宏表示,森林消防大队和各单位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对重点区域实行“分兵把守、靠前布防”,力争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心北大桥防火检查站,值班检查员邵静峰和宋士成正对入山车辆逐一检查。他们严格落实“扫码登记、火种收缴、证件核验”三重检查,日均排查车辆200余台次,严守第一道“关口”,确保火源“零入山”。
“请出示防火通行证,扫描防火二维码,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登记间隙,他们不忘递上宣传单耐心提醒:“焚香烧纸不仅危险,还可能触犯法律,咱们用鲜花寄托哀思更安心。”
在加强防控的同时,该公司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防火氛围,在生态功能区主干道两侧竖立醒目的防火警示牌,在墓地周边悬挂“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等宣传横幅,出动宣传车循环播放《森林防火条例》。同时,各单位干部员工深入社区、村屯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发放手册、案例讲解等方式,让防火安全知识“进家入户”。
“经过多年持续宣传,群众逐步转变祭祀观念,现在大家更倾向用鲜花、丝带代替烧纸,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既环保又安全,文明祭扫已成为新风尚。”公司贮木中心党支部书记刘闯介绍说,他们将组织干部员工开展云端祭祀活动,通过在线平台,创建虚拟纪念页面,参与员工可上传逝者照片、纪念视频或留言,实现跨越时空的追思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