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从“养在深闺”到“万众瞩目”———内蒙古森工集团以宣传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文君
2025-08-28
571

■本报记者 娄文锋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场关于生态旅游的“绿色革命”正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席卷林区。

内蒙古森工集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通过全媒体传播、沉浸式体验、品牌I P打造等多种创新举措,将林区旅游资源从“养在深闺”推向“万众瞩目”,提升了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宣筑基:

凝聚共识,激发内生动力

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卡鲁奔景区的房车营地帐篷林立、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的小火车鸣笛启程、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研学课堂欢声笑语……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以生态旅游的新名片,悄然成为无数旅人魂牵梦萦的“诗与远方”。

今年4月,《林海日报》正式改版,改版后的“产业·生态旅游”版面,以图文并茂、生动灵活的形式,推出林区旅游资源、特色打卡地和优美风光旅游专版6期,“兴安小犴”化身导游,以第一人称带领读者吃林、赏林、游林。《一份自驾G331国道的攻略》《在北疆郁郁葱葱的时节,赴一场山河之约》《闯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邂逅多彩红豆小镇》等专版,为游客提供了探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实用指南。

5月10日,林海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创新突破,首次以“无人机直播”的形式,通过视频号、抖音号、兴安小犴视频号,联合草原云、呼伦贝尔市文旅局视频号、兴安盟融媒体中心抖音号、鄂伦春旗文旅抖音号等多平台矩阵,开启《空中俯瞰达尔滨湖花海秘境》直播活动,13万人次跟随镜头,“云端”领略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绝美风光。

5月19日,呼伦贝尔森林之约·大兴安岭天翼之旅号旅游列车首发。列车运行期间,记者以首发体验为线,串联展现沿途自然风光、森林文化、民俗风情、列车特色服务,着力打造系列化、沉浸式报道,密集发布系列短视频作品,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头条号等平台累计播放量突破22万,让受众沉浸式体验旅游列车的优质服务和林区优美风光。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区域传播部在《林区新闻》《呼伦贝尔日报》《律动兴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呼伦贝尔新闻》等平台同步持续发力,加大对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确保旅游宣传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全方位展现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生态之美。截至目前,共推出“春赏杜鹃、夏享清凉、秋观彩林、冬品雪韵”四季旅游主题报道457条。

…………

四季皆景的生态画卷,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内蒙古森工集团力争向新求变、向深融合、向质跃升,通过构建“报、网、端、微、视”全媒体传播体系,坚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宣传宗旨,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针对不同宣传主题和受众群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拓“传媒+”新领域、新赛道,生动展现林海雪原、杜鹃花海等特色景观,让林区的四季之美被更多游客了解和向往。

与此同时,内蒙古森工集团立足于系统化集成、可视化表达、立体化传播,着力打造以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为支撑的视频平台,持续做好做精“光影兴安·家在林海”“光影兴安·至臻之境”“内蒙古森工·森林印象”等系列栏目,展示林区美丽风光、林俗林情、幸福生活等,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工作机制,大力推介林区旅游资源、特色景观、森林文化,变“报纸上”为“手指上”,推动集团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立体化呈现,进一步提升了集团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外宣发力:

扩大影响,吸引八方来客

8月10日,时长8分钟的央视新闻报道《【看见美丽中国】大兴安岭: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CCTV1播出,全方位展现了大兴安岭作为神州北极的冷峻之地与绿色宝库的丰饶特质,谱写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壮丽篇章。截至目前,林区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主流媒体刊(播)发旅游产业相关新闻700余篇(条),总点击量达1.7亿次。

数据的背后是内蒙古森工集团“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

整合内外媒体资源,形成宣传矩阵。内蒙古森工集团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等主流媒体相继开展了“歌游内蒙古走进大森林”探秘内蒙古大兴安岭媒体行、2025“兴安千里行”等6次主题采访活动,以记者体验式报道的形式,通过主题直播、系列短视频、共创微博话题、采风图集等全媒体产品,多维度、全视角展现了内蒙古森工集团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和高质量发展成效。通过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官媒自媒共情”宣传模式,形成了轰动效应。活动期间,“歌游内蒙古走进大森林”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236万,奔腾融媒9场直播总浏览量突破160万,自媒体达人“梦游全世界”发布的21条作品覆盖全平台,总点击量超百万,爆款内容持续引发关注。

各级媒体持续引流,激活文旅热度。内蒙古森工集团依托《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绿色时报》、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内蒙古国资委网站、央视新闻总台内蒙古总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呼伦贝尔记者站联络员,积极打通与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沟通的渠道,高频推送文旅活动等内容,曝光度仍在持续。7月15日,集团配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直播宣传,通过抖音官方平台,以科学解读与实景体验,向全国观众揭开了“泰加林”秘境的神秘面纱,吸引75万受众观看、55万点赞互动。这片重点国有林区正以其清凉避暑的特质、独特的生态价值,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向往之地。

宣传推广拓渠道,转化“流量”为“留量”。内蒙古森工集团聘任林区各地自媒体达人7人担任文旅推荐官,通过多元视角讲好林区故事、推广林区旅游。近期,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从呼伦贝尔首发,进行为期17天的“俞你同行———走进内蒙古”系列文旅活动,深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和阿尔山金江沟温泉酒店等景区,采取外景直播的方式,通过直播镜头向全国网友展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壮丽风光与森工文化,助力林区文旅事业发展。林海日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跟踪报道,共制作俞敏洪相关短视频6条,总点击量16.3万;图文稿件4条,累计阅读量超万次,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美景和文化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吸引全国网民和游客关注林区,极大地提升了林区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更为林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以“精”出彩、以“新”求变、以“质”赋能、以“联”增效。内蒙古森工集团以宣传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证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文旅形象从“被认知”到“被向往”,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林区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森林的世界,世界的森林”品牌愈发响亮。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