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仓房变身“门市房”

spring
2016-07-15
873
      夜幕降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业局牛耳河林场主街上的可心商店灯火通明,不时有群众前来购物。
      细看,商店所在的房屋就是新建的仓房,与普通仓房不同的是,这里的仓房多了窗户。走进商店,屋顶和墙壁多了一层胶合板,地面则铺着木制地板。“这相当于隔热板,效果还不错。林场为了不耽误我们做生意,专门把仓房改成了临时的门市房,不仅设计了窗户,还增加了隔热板……”商店老板杨利智解释道。
      杨利智是牛耳河林场的一名职工,由于房屋临街,6年前开了这家商店,商住两用,为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而日渐老化的房屋却始终是他们一家人的一块“心病”,为了招揽顾客,杨利智早就想换个敞亮的房子。“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杨利智看到了希望,可是一想到拆房后,商店没有地方过渡,这让他陷入了两难。“是林场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这真是以人为本、灵活施策。”谈起林场的这个妙招,杨利智由衷称赞。
      站在商店门前,杨利智指着马路对面的一栋新房告诉记者:“最右边的两户是我家的,加起来和以前的房子一样,都是70多平方米,快完工了,再过些天我们就能住新房了。”自从新房建设以来,杨利智每天都会过去转几圈,现在房子快完工了,他心里正盘算着怎么装修,怎么让新房更敞亮些。
      和杨利智一样,郝立刚的肉食店也搬进了仓房。由于是临时商铺,肉食店的牌匾没有挂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店里的生意。“在牛耳河杀猪的就我这一家,大家都知道。‘十个全覆盖’后,来林场干活的人多了,生意也比平时好了,以前杀一头猪能卖三四天,现在最多2天就卖完了,最多时一天一头猪都不够卖。”郝立刚笑着对记者说。
      郝立刚以前的房子拆除时已是危房,他们一家住了30多年,而他的房子在林场并不算是最老的房子。走在林场主街上,记者看到,包括林场办公楼在内的多处房子都标有“1981”、“1983”等建筑年份,据林场主任刘启波介绍,那是林场人最多的时期,也是林场最后的一次房屋建设高峰,距离现在已有30多年。
      房屋老旧,群众有拆迁意愿,但又不愿耽误生意,如何解决?刘启波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已经建好的仓房暂时给商户用,规划的30户临街门市同步开工建设,等新门市建好了再搬迁。
      仓房到“门市房”的转变,转向的是更加为民务实的工作方法,这不仅满足了群众需求,更加速了群众共享“十个全覆盖”的进度。(刘洪林  杜传平)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