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进入春防期以来,每天清晨6点,在距离吉文林业局局址120多公里的红花尔基管护所内,都会准时响起“1、2、3、4……”嘹亮的队列训练口号声。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排特殊身份的队员正在和靠前驻防的林业局扑火队一起训练。他们没有职工身份、没有固定工资收入,但却有着和务林人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他们就是由红花尔基生态功能区内各村屯村民、羊倌自发组建起来的义务防火巡护队。
今年44岁的刁海良家住鄂伦春旗托河乡陶力罕村巴日嘎里五组,他个子不高,身材单薄,也许是常在深山里转的缘故,山风把他的脸庞吹的黝黑。自2012年村里防火巡护队组建以来,除了每天放羊外,护林防火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训练场上,刁海良动作虽然不是十分娴熟到位,但却十分认真,他告诉笔者:“今天我们组来了4个人,只要没事大家都来,要是谁家农忙了,有点啥事,大家就轮换着来训练。”
“我们村组织了20人,平时能保证10人以上来参加训练。”托扎敏乡陶力罕村村长闫海洋说。
吉文林业局红花尔基生态功能区距离局址120多公里,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坡,属于森林与农业过渡的林缘地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牧业。功能区内各类村屯、农牧场点有100多个。每年春季防火紧要期时,又恰逢农民春耕、春播,入山人员多,森林防火形势极其严峻,是国家一级防火重点区域。在近年的防火工作中,吉文林业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重点在预防上做文章,与当地乡政府和各村屯沟通协调,今年又拿出32万元对防火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帮助托扎敏乡和4个重点村屯组建起由100余名农猎民组成的基干防扑火队伍。
防火工作管住了人,就管住了火源。很多像刁海良一样的村民都戴起袖标,一边放牧,一边承担起防火和林地管护的责任。刁海良说:“现在我们村民防火意识普遍提高,保护好这片森林,就是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孙玉国 董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