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有一支队伍,常年在最美的季节告别家人,走进大山深处,穿梭在莽莽林海之中。为摸清森林资源底数,他们战严寒斗酷暑,防蜱虫驱蚊朦,忍受思念亲人之苦痛、承受空山无人之寂寞,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每年为国家提供第一手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他们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的森调队员们。
特殊的工作经历,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们不仅掌握现代高新技术,而且心灵手巧吃苦耐劳;他们即有知识分子的儒雅与修养,又有林业工人的胆略和胸怀;即有军人的铮铮铁骨,又有文人的浪漫情怀……这样一个魅力无限的群体,多年来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忘我地工作。林区森调好儿郎的感人故事多次被媒体所关注报导,但与他们并肩战斗的还有妙手绘兴安的森调之花们,她们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今年是国家林业局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开展为期三年二类调查的第二年,规划院要完成14个林业局的调查任务,其中有11个局开展补充调查,任务量远超以往。其中补充调查的内业量超乎想象之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抢抓时间尽早拿出外业调查数据统计汇总,规划院打破常规,派出内业统计的森调之花到调查一线,使外业调查与内业统计同步进行,为完成今年调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到任务后,森调之花们舍下温暖的小窝,告别年迈的父母、新婚的爱人、热恋的恋人,毅然而然奔赴外业一线。在历时100多天的外业生活中,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多钟,没有节假日,没有任何娱乐,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酷爱打扮的她们顾不上妆容,拼尽全力投入到工作中,赢得森调郎们的敬佩和全院职工的称赞。
常言道:人过50不学艺。可身处外业一线的9名森调之花有6人52岁以上,进行小班区划判读的软件对她们来说是全新的内容、好比天书一样,她们不服输不怕难,从头学起,硬是练到应用自如。带上老花镜,对着笔记本小屏幕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高级工程师沈玉华明年3月即将退休,但依然老将出马,学习新软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外业工作中。外业期间,沈玉华远在南方工作的独生女儿新购的房子要装修,选材料定设计,女儿多么期待她能去看一看给予帮助。可在这个时刻,沈玉华却选择了工作,只能对女儿口头鼓励和指导。每每谈起这件事,沈玉华总是一脸的愧疚。
高级工程师李玲也将在2018年退休,家中有90多岁的老母亲一直由她照料生活起居。今年工作任务太重了,她不能因自家的困难而退缩,于是动员兄长和平时也需要照顾的儿子,请求他们代为照顾老母亲。人在外业,心却时时牵挂着母亲的生活,内心那种牵扯的滋味只有她知道。
高级工程师田玉琳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还在恢复期,照样每天加班到深夜。同伴担心她,生活上对她格外照顾,生怕她累倒。也许是精神力量的支撑,外业期间她竟然全程坚持下来。
高级工程师李桂芬、史超然与田玉琳都是曾经有17年外业工作经历的老一代绘图员,她们纷纷说,今年外业工作量是最大的。这些老一代的绘图员,对工作十分认真,如今更是把这份精神发挥到极致。李桂芬在南方工作的独生女儿回家探亲,一年只回来一次,可是李桂芬撂不下工作,竟然没有请假,女儿只好到外业去看她。
高级工程师刘文庆,常听老森调讲外业的故事,她带着对森调队员以及森调工作的敬慕之情第一次参与外业工作。整个外业工作期间,她把激情融入到工作中,平时乐于打份的她,经常顾不上梳洗就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加班到深夜而无怨无悔。她常说:“今年特殊,这个时候我们规划院是一个整体,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心中有责任,外业工作圆满完成归功于每个森调人的付出和努力。”
年轻人佟健、孟雪、曹津语都是新入职的女森调,她们都是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但在外业工作中却表现的与老一代森调人一样,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分毫看不出她们有一点点特殊。研究生佟健是个文静的女孩,入职三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当记者问她外业工作是不是很苦时,她平静地笑笑说:“习惯就好了,没啥。”
规划院就是这样一个集体,不论你来自何方,不论你是英俊男儿还是柔弱女子,在这个大熔炉里都能成长为敢打敢拼、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森调人。而这支队伍在多年的艰苦工作潜心求索中,已凝练出可歌可泣的森调人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一辈一辈森调人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鼓舞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赵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