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今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对困难职工采取“授人以渔”的帮扶方式,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这个局确定了猴头菇、黑木耳、滑子菇、松杉灵芝、杏鲍菇等12个食用菌研究品种,并在培养基的制备、栽培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对比试验,总结了简易棚白桦短段木松杉灵芝人工栽培、工厂化吊袋滑子菇的生产等技术,研究了猴头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取得了4项自治区级科研成果,为林业局的科技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还注重提高成果转化,建立了技术人员、优良品种、技术要领直接到户到人的长效机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重点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本地区进行推广。在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这个局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3项,争取国家资金280万元,成果转化率达75%。
他们推行“林业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阿里河地区的菌包生产从家庭小作坊模式转变为工厂化生产模式,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他们完善帮扶形式,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职工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走上致富路。今年,他们将食用菌产业园区生产的300万袋食用菌全部承包给职工进行培植,并将园区内的54个大棚无偿给职工使用。为增强帮扶效果,林业局对56户困难职工采取分类帮扶措施,给予实物和资金支持。
他们注重技能培训,采用以会代训、专家讲评、实地培训等形式,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6次,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25本。并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等载体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使职工及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相关种植技术,为科技宣传和科技助推产业扶贫营造了良好氛围。 (乔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