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创新“互联网+支部”发展新模式 推进网络功能与组织功能深度融合

朱高华
2017-11-09
22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快实现网络功能与组织功能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需要我们深入一线,走进基层支部,挖掘林区基层党建工作亮点,寻找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创新“互联网+支部”的发展新模式。
           一、“互联网+支部”建设的背景
           为了使互联网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林区做好“互联网+支部”的各项建设工作,管理局党委与北京天合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了“林区党建”App平台,使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向基层不断延伸,不断加快传统执政要素与“云”“网”“端”紧密结合,研发“互联网+支部”载体,形成覆盖林区1424个党支部和2.6万名党员的手机客户端专业化党建平台,使支部政治教育功能、桥梁纽带功能、民主监督功能、总结提炼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经过不断地实践和调研,“林区党建”App现已完成全面升级,新版App强化了学习、服务、监督、互动等方面的功能设置,加快了林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步伐,更加贴合党支部日常管理工作,成为党员了解党建动态、参与组织生活、展示自我形象、实现自我管理和领导干部了解支部动态、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窗口。尤其是“理论导航”、“三会一课”、“书记信箱”、“通知公告”、“组织生活”、“支部动态”、“互动学习”等个性化服务栏目,为林区党员职工提供了精细化的服务。通过“互联网+支部”平台,实现了从党委到党支部,党支部到党员的自主化、动态化、智能化、综合化管理。
           二、“互联网+支部”建设的挑战
           “林区党建”App平台在林区推广运行过程中,得到了林区党员群众的好评,给基层支部建设提供了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智能化的管理互动平台。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互联网党建意识上的挑战。部分党员互联网意识淡薄,缺乏对网络党建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林区职工年龄普遍偏大,不具备互联网使用技能,很难在思想上去转变他们的思维模式,甚至           对网络有抵触情绪;二是文化水平差异较大、部分老党员对新事物认知程度较低;三是部分职工群众长期奔波在生产一线,对网络不熟悉,在执行和操作上出现很多的短板,这也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四是部分支部以“工学矛盾”为理由不组织学习,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林区党员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林区党员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平台内容创新性的挑战。目前,“林区党建”App以上级要求下载上线为主,内容不够吸引人,新闻报道多,创新型党建内容少,缺乏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的独创性内容。没有充分发挥林区网络党建传播、制造话语权的作用,以“二传手”形式复制其他网站的理论成果,降低了平台的创新性和党员的阅读热情。调研中很多党员提出平台内容相对枯燥,在形式上不接地气,缺乏生动性、多样性和吸引性,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与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容易形成党员不爱看、不爱用、“自弹自唱”的尴尬局面。
           (三)平台舆论监督上的挑战。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党员提出把网络党建范围扩大,让更多的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普通职工参与到“互联网+支部”建设平台中来,但这也给“林区党建”App的层级管理和言论监督增添了困难。随着平台的运行,人员不断加入,平台上的数据积累越来越多,内容呈现多样化,党员群众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受到影响。
           (四)“懂党懂网”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挑战。“互联网+支部”建设离不开一大批“既懂党又懂网”的复合型人才,但受林区党员年龄结构、业务技能、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党员仅限于基础的网络操作,不具备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不具备运用互联网抓党建的能力。各林业局的平台运营人员只有两到三名,有的林业局甚至只有一名,并且都是身兼数职,不能专门研究“互联网+支部”建设,为平台建设运营带来很多不便。
           三、“互联网+支部”建设的思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寻找互联网与支部工作的融合点,把握好互联网的特性,强化支部六大功能,使“互联网+支部”成为林区党建工作的一种模式创新,让互联网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发挥互联网“智能”优势,强化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速、广泛的优势,加强林区广大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性教育;通过“林区党建”App平台,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二)发挥互联网“互联互通”特性,强化支部的桥梁纽带功能。通过“林区党建”App平台,“互动”、“心得”、“兴趣群”等功能,发布工会、共青团的各项活动,开展职工群众教育娱乐活动,让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支部管理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推动支部、党员、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发挥互联网“阳光”特性,强化支部的民主监督功能。通过网上“组织生活”功能,领导干部可详细了解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开展情况,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通过开通网上“监督信箱”,加强基层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通过网上“积分制”的功能,领导干部之间、基层党员之间都可相互了解其工作完成情况和“两学一做”学习情况,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四)利用互联网“信息整合”特性,强化支部的总结提炼功能。一是通过App新闻资讯模块,各局发表深化改革重要经验,汇聚成为林区宝贵的理论财富;二是通过App学习心得功能,收集广大党员思想观点、生活规律和智慧技能,特别是总结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带领群众的执政规律;三是通过党员的深度交流,收集党员互相讨论的论点、论据,形成总结报告。
           (五)利用互联网“广泛参与”特性,强化支部的服务功能。通过开通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等方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在网上办理信访事项;通过网络传播分享党员创业经验、全国林区改革发展办法等,引导群众发展森林旅游、种苗绿化、特色种养殖、林特产品采集加工、森林碳汇等产业,促进职工转岗增收,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六)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特性,强化支部的学习功能。利用“林区党建”App的快速传播功能,党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提出的最新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理论观点等;通过“林区党建”App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支部书记每天在线上提醒党员学习,党员能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可以在平台上发表学习的心得,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理论水平。同时,结合考试测评、积分排名等功能,直观了解党员学习情况,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性和互动性。(肖廷彪)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