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一片深情系林海

朱高华
2018-05-11
1465

        ■ 本网首席记者 赵佳佳 记者 邓宏鹏 张旭  密林深处,标有“封山”的卡杆前,周立新举起右手,面向司机师傅敬礼并微笑,出示登记簿,检查是否携带防扑火用具,询问过往事由,开杆放行……在林区防火紧要期,根河林业局约安里林场801管护站尽管提前得知记者到此采访,按照过往车辆严格过卡要求,依旧没有对采访车“开绿灯”。 
         淡绿色瓦盖、红白相间的墙体、榆树墙组成的艺术字花屏、青石步道……801管护站房檐上挂着的“齐心协力共建绿色家园,万众一心狠抓森林防火”的条幅格外醒目。 
         走进管护站值班办公室,一个桌子、几把椅子、一组卷柜,一扇明亮的窗户直对卡杆,周立新和同事们就是在这里24小时轮流值班,白天分组到9478公顷的管护区巡护,对于站内仅有的4名管护员来说,任务量不言而喻。 
         周立新说:“苦点累点无所谓,既然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得干好。”周立新和站内其他同事一样,在林区全面“停伐”前,曾服务于木材生产,从一名贮木厂检尺员到森林管护员,再晋升管护站站长,他比常人付出了百倍努力,也是他在林场率先实行“军礼”式敬礼文明值班,取得了管护站“文明着装、文明用语、文明值班”三个效果第一的佳绩,去年,801管护站晋升为根河局五星级森林管护站。
周立新告诉记者,由于管护员大都曾是山场一线职工,文化程度不高,干活儿都是把“好手”,难就难在写管护日记、学习笔记上,不知道该写什么、如何写、怎么才能写得好,于是大家利用晚饭后的时间集中学习和讨论,坚定了“转岗”不仅要实现工作任务的转变,还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立足岗位有所作为。如今,打开卷柜,大大小小的文件夹里整齐摆满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论述、各类防火文件、强化党支部学习等内容的学习材料,一同摆在旁边的是已经写满整本的各类笔记,一字一句都是他们护林守绿的拳拳之心。 
         兴安5月,大地复苏。在山上却气温多变,到达管护站时还晴空万里,不一会儿,窗外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豆大的冰雹。想到仍在生态功能区内巡护的管护员,记者不禁为之担心。管护员卜令军告诉记者,林区山上海拔高,天气喜怒无常,管护员一天里最远巡护要走20多公里山路,加上林中多是塔头、湿地等路况,虽然穿棉鞋和棉衣防寒保暖,多数情况下棉鞋不是被汗水踏湿,就是在湿地里“灌包”,所以每人都有两双棉鞋方便替换。 
         清明节、五一假期、端午节等小假期正是林区春季防火紧要期,今年五一假期管护员们也不例外,依旧坚守岗位。卜令军说,春防期间无极特殊情况,全员都必须在山上值班,只有需要购置生活用品和食物时,才能乘坐通勤车下山1天,采买的食物需要保证全员一个星期所需,由于没有冰箱,多放盐的炒肉、咸菜、花生豆是他们饭桌上的“常菜”。 
         屋内炉火尚存余温,热着早上为午餐准备的大米粥,为了用火安全,管护站中午严禁点火,周立新琢磨中午用液化气炒点卜留克咸菜。中午12时,站内其他2名管护员先后回来了,他们风尘仆仆,鞋上沾满了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同心协力护好森林,不发生一起人为火灾,确保春防无事,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朴实的话语、坚定的眼神、执着的守护,讲述着他们的春防愿望,也诠释着这群可爱务林人对绿色林海的无限情怀。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