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飞防”护林海

郭卫岩
2018-05-24
1745

——毕拉河林业局蛀干害虫飞机防治侧记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五月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浩瀚森林已披上绿装,而此时也正值森林蛀干害虫发生期。在毕拉河林业局蛀干害虫飞机防治指挥部,工作人员忙碌着,记录、统计、配药、检修、起航一系列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飞机翱翔在绿水蓝天之间,守护着这片绿色林海。
       凌晨三点,天刚蒙蒙亮,毕拉河林业局蛀干害虫飞机防治的机组人员匆匆吃过早餐,就开始整装待发,准备起航了。
       近日,记者一行深入到毕拉河林业局蛀干害虫飞机防治指挥部,随着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近,两架返程运5防治飞机已经徐徐降落,刚刚固定下来,机组人员就开始了紧张的检修、加油。羊其河林场的几名职工随即协助机组以及森防站做好飞机加药、消防车加水等工作,每项工作都是井然有序,蛀干害虫飞机防治工作在这里开展。
       在现场进行指导的国家森防总站总工程师赵铁良说:“总体上,此次毕拉河飞防工作行动早、动作快、组织精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从目前来看,防治工作进展有序,保障措施及时有力,从地面调查结果来看,杀虫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由于去年‘5·02'森林火灾的发生,毕拉河林区发生虫害面积达23.73万亩。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管理局森防总站统一部署,他们决定于5月10日-7月15日在火烧迹地边缘内一公里及边缘外二公里区域实施飞机防治作业。目前,经过六天的防治,已经防治14万余亩,收到了成效。”毕拉河林业局森防站站长郭丽莉说。
       针对防治区域的调查工作,林业局羊其河、达尔滨湖、北大河三个林场各选派4名职工前来协助森防站对重点防治区域进行GPS四点定位、对飞防区的高大建筑物、规避物、水系大小湖泊也进行详细登记定位,并做好地面标记,确保飞防安全;同时,内业人员根据外业调查情况及时做好防前各项内业材料整理和汇总,为航空公司提供科学有效的飞防作业数据。
       早晨5点左右,在飞机防治后的现地,记者看到森防站3名外业调查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取回载玻片,担任此次飞防调查组的组长胡爱丽说:“这次飞防主要是防止蛀干害虫向健康林扩散,每天早晨我们会在飞防之前布上用镁条熏制的载玻片进行雾滴检测,查看雾滴密度,隔天会有外业调查人员对10棵样数进行防后效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成孔密度有效的降低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飞防工作亦如一场无烟的战役,上午10时30分,飞防的机组人员、外业调查人员共计40余人返回到18公里门区准备吃午餐。正在准备午餐的森防站职工高荣红说,她们一共4个人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每天凌晨两点起来做饭,晚间休息基本都是11点左右。每天休息时间不足4个小时,虽然很辛苦,但是作为党员,她觉得能为森防事业出力是一种骄傲。
       据了解,此次飞机防治工作得到了国家森防总站、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管理局森防总站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毕拉河林业局全力配合、林业局森防站精心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协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个林业局及时建立蛀干害虫灾害飞机防治指挥部,成立前线指挥部,建立前线指挥机构,制定飞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召开会议细化工作任务,从机场管理、后勤保障、外业调查三方面部署,并适时举办了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防前培训班,着重解决了飞机防治作业及防后调查工作中的技术短板。5月17日凌晨三点,防治飞机试飞成功,正式进入防治阶段。他们每天抢抓上午3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的风级小、温度适宜的有利时机进行防治,每天平均飞11架次,每架次防治面积3000亩。
       机场、后勤、外业各处工作人员时刻在忙碌着,他们全力以赴此次蛀干害虫飞机防治,让森林恢复健康,让绿水青山常在。(杨丽英 楠楠)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