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本网讯(首席记者 赵佳佳)5月,杜鹃花在林区由南向北相继开放。日前,林区北部发现了3万余亩集中连片的野生杜鹃花海,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5月13日,记者第一时间赶往该地,感受浩瀚杜鹃花海的奇特美景。
根河林业局开拉气林场交叉布里沟是杜鹃花海分布区之一,在林场副主任白广学的带领下,汽车一路沿着蜿蜒曲折的简易公路向目的地驶去,大约距离林场场部6公里处,透过车窗远远地看到,远处的山坡和山顶处绯红一片,兴安杜鹃组成的粉红色花海一路伴着我们前行,似丝带、似海洋,更像是欢迎远方来客铺展开的粉红色旗帜。
抵达山脚下,沁人心脾的花香伴着草木的味道迎面吹来,让大兴安岭春的气息更显灵动与甜美。一簇簇兴安杜鹃花开得正艳,与棵棵白桦树吐出的新绿交相映衬,煞是好看。
登高远眺,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兴安岭处处艳红,自然景观更为壮美与震撼。看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白广学表示,虽然知道这里年年开花,却没想到面积这么大、这么壮观。他指着花丛中的火烧木“遗骸”告诉记者,这里1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火烧木。
据初步勘测,这片集中连片的野生杜鹃花海分布在根河林业局和金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内,多生长在山坡和山顶地带,面积约31500亩,受地形限制,不包括人未能到达测算的区域。
“大片杜鹃花出现和阔叶树种的繁殖是生态系统恢复中重要的一环,证明了生态系统恢复进入了初级阶段。”长期从事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森林调查规划院林业正高级工程师张重岭说,实际上,早在原有生态系统中就有杜鹃的存在,林木过火后致使土壤疏松,产生了大量含有营养和稀有元素的草木灰,使土壤肥力增加,充足的光照也为灌木的迅速生长提供有力自然环境和空间,从而促进了集中连片野生杜鹃花海的形成。
兴安杜鹃是大兴安岭灌木层中的明星,在整个植被演替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茂盛生长说明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系统稳定向好,自然修复能力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林业生态功能区10.67万平方公里,天然林面积、森林蓄积占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森林年净生长量能够承担我国政府履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十分之一,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