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我的非警同事们

刘雪婷
2019-07-02
1314
      在我工作的绰尔森林公安局,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警察,却做着与警察一样或者相关的工作。虽然他们没有身着警服,却用自己的默默付出为公安事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
  张聪,与我同在办公室工作,长的高大帅气,他从参加工作时就一直在公安局,至今已有八年多了。办公室事情多,繁杂琐碎,只有两个人,除了正常的工作事务外,还要兼职指挥中心、科技信息通讯等工作。有时还会帮助别的部门同志做一些工作。
  刚参加工作时,张聪对业务并不熟悉,对电脑操作也是一知半解。但他肯钻研,通过看书自学和向别人求教等方式学习,并积极在工作中应用、实践,很快就掌握了计算机的知识。现在,他对电脑的软硬件都很精通,从各种软件的使用、日常设备安装维护、到硬件维修都很在行。
  虽然是辅警,但他对工作从未抱怨,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会找他帮助。一次,帮助一个老同志填报东西,他一直加班到半夜两点多,本来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但因为第二天有视频会议,就又早早地来到单位。2018年派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他便两头跑,抽时间回办公室把工作做完,再跑回派出所工作。
  何程宇,是松岭派出所的协勤。派出所警力少,案件多,哪里有事他就去哪儿。今天跟着所长处理警情,明天跟着民警办案做笔录。去年派出所内勤休产假,他又主动承担起内业的工作。基础工作台账、每月报表、警综平台案件录入、案件报审……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有一天他去盖章,我发现他走了又回来了,便问他:“不是刚盖完章吗,有落下的?”他说:“没有,回去的路上发现有个字不小心打错了,又重新弄了一下,所以又回来麻烦你了。”“啊,认真负责是对的。”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警务保障室是后勤保障部门,这个部门的非警人士最多,十三个人里只有两人是警察。马燕,原是综治办的一名干事,后来调到警务保障室工作。她性格温和,稳重,踏实肯干,边干边学,很快就成了警保室主任和会计的得力助手。
  最可敬的是四个工勤人员。他们是上班最早的人。无论冬夏,他们每天都早早的来到单位,将楼内外卫生打扫干净。林区风大,楼门口经常会有从街面刮过来的落叶、纸屑,或者行人扔的烟头、随手丢弃的垃圾,他们都会及时清理干净,以保证大门口的整洁。雨雪天气,人们进来都会留下一串湿漉漉、脏兮兮的脚印,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用拖布将地面擦干净。
  他们除了要搞好机关大楼的卫生,还要搬运东西,如果门窗、暖气或办公桌椅有损坏,他们还要修理。老陈大哥在这里工作已有三十年了,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依旧一丝不苟的做好他的本职工作。一次会议室装修的背景墙掉了一块板材,他将那块掉的粘上后,又用手依次敲了敲其它的板材,发现哪块有松动就拿下来重新粘牢。大到暖气水管,小至钥匙皮鞋,只要能修的,他一定修。
  与我们一同工作的还有驾驶警车的司机们。林区的山路崎岖不平,冬天雪大路滑,夏天泥泞坑多,他们每天都要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夜晚遇有突发警情,他们与警察一样马上出发,驾驶车辆奔赴现场。工作处理完毕,坐车的人稍事休息,他们却不能有一丝懈怠,除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要保证行车安全。
  这些就是工作在我身边的同事们,他们默默无闻,朴实无华,虽然没有取得傲人的成绩,但他们却是蓝色警营里的一员,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所做的辅助工作。他们虽然没有穿警服,但他们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却为庄严的警徽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任凤杰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