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哈达派出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最北端的森林公安派出所,坐落在北部原始林区,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南与黑龙江省漠河县相连,这里无常住人口,自然环境恶劣,全年平均气温-6℃,无霜期有81天左右。
这个派出所民警们二十年如一日在这里开展清山护林、打击非法盗猎、调查森林火情火因等工作。在茫茫北疆林海用无悔青春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30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北疆林海的安宁稳定。如今,全所共有4名民警受到上级公安机关奖励,2019年民警刘安还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自治区“感动北疆·最美警察”奖项。
每名派出所民警都把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为已任,忠诚守护这片原始林海。这里盛产黄金,从清代末期就有外业人员到这里采金,落后粗放的采金方式使原始森林部分地带植被破坏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派出所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组织警力集中进行清理和常规治理,通过清除外来人员、收缴采金工具和采金武装对峙,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清除了非法采金人员。
查清森林火灾火因也是民警肩负的重要职责,每年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派出所民警全面开展武装“三清”,及时清除火险隐患,杜绝火种入山。原始林区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每年夏季是雷击火集中爆发期,且多发生在高山陡崖和郁闭度极高的松林、灌木林中,绝大多数森林火场不具备陆路通行条件,工作开展困难。民警们就要穿过数十公里的灌木丛、塔头和树林,连续翻越几个山头才能抵达火点。为了查清火因,派出所民警还要背着相机、对讲机、GPS定位系统,重达几十斤重的装备,有时还有信号干扰、天气、地形条件等干扰因素存在,寻找起火点犹如大海捞针,耗时长、难度大。平时20公里的山路,开车最慢不会超过20分钟,可在火场,这20公里,最少需要10个小时。饿了就吃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沟塘水,他们经常在山林过夜,山里昼夜温差极大、湿气重,许多民警罹患湿疹、关节炎等疾病,还要应对蚊虫叮咬。对路途遥远常人无法到达的火灾现场,民警只能通过直升机空投方式进入火场开展火因调查。
静谧的原始林区是野生动物的乐园,200余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保护它们不受侵害,派出所民警根据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在重点地段、沟系不断加强巡护力度,每年冬季是不法分子猎捕野生动物高发期,派出所民警都会结合辖区地域特点,冒严寒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记得2011年12月8日,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得到线索:有人在原始森林中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民警们徒步进入原始林区追捕盗猎分子,在高寒的天气中循线跟踪了9天9夜,克服了山高、林密、路滑、坡陡等恶劣条件,终于把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收缴国家一级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紫貂10只、细嘴松鸡2只、原麝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雪兔1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狍子1只。
20年来,派出所民警熟悉了这片森林的每一处地形,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片山林、每一处沟壑,成为原始林区的“活地图”。在一代又一代民警的不懈努力下,恩和哈达原始林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率下降,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濒濒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据了解,林业部门在野外架设的红外相机相继拍摄到原麝、紫貂、猞猁、棕熊、马鹿、驼鹿、群狼、野猪等野生动物觅食的画面。野外驻防点营地帐篷也经常上演“熊出没”的故事。目前,北部原始林区栖息的野生脊椎动物达2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8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几代派出所民警多年来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的结果。
如今,新建的恩和哈达派出所已投入使用,有了常电,装备用品一应俱全,辖区重点地段、重要路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无人机、雪地摩托等警用高科技装备开始投入使用,形成地面、空中立体化日常巡逻防控体系,让维护森林资源安全的方式方法多样化。今年,又有3名新招录的民警主动申请到这里扎根锻炼,让派出所愈加朝气蓬勃。恩和哈达全体民警将会继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争做祖国北疆永远的卫士。
□程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