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责任叫坚守奉献;有一种使命叫义无反顾。他在森林公安战线默默奉献四十载,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彰显一名老党员对公安工作的炽热情怀,他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大杨树分局中心派出所民警韩喜林。
1982年,19岁的韩喜林带着守土戍边报效祖国的青春梦想,从通辽应征入伍,来到大兴安岭林区,成为一名武警消防战士。1985年,韩喜林转业后,放弃回家工作的机会,留在林区,被大杨树林业公安局录入为民警,成为生态资源的守护者,从此他爱上了这片青山绿水。多年来,经韩喜林办理的各类案件总数达三千余起,他成了执法办案的“行家里手”。
1988年夏季,大兴安岭地区突降暴雨,洪水淹没了大杨树城区,大杨树公安局党委立即号召全体民警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危急时刻,韩喜林接到通辽老家的加急电报:母病逝速归。此刻,韩喜林内心无比悲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选择了职责与使命,擦干了眼泪,把丧母之痛埋藏在心里,默默地把电报揣进兜里,和战友们一起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多年来,韩喜林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大兴安岭这片热土,为保护绿色生态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2次受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公安局嘉奖,2次评为优秀公务员,7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4月,韩喜林在工作岗位上感到眩晕,外出查体,被确诊为甲状腺癌。他承受着病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病魔展开抗争,先后历经2次手术和12次化疗,头发全部脱落,体重由160斤骤降到120斤。
今年春节过后,病情稍有好转,还在服药的韩喜林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他最热爱的工作岗位。大杨树分局党委领导和战友们对他的病情都很关心,多次劝导他在家好好休养,他却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民警,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鉴于他的身体状况,领导没有给他分配实际工作,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着装,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为同志们烧水,打扫卫生,擦玻璃,为大家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中心派出所业务量大,为了减轻所里的工作压力,韩喜林主动请缨完善所里的基层基础和内保单位档案建设,主动担任所里的疫情防控员。他把档案搬到楼下门口的办公桌上,戴好口罩,一边整理档案,一边进行消杀防疫。对来派出所办事的人逐一登记,量体温,扫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视所如家。由于韩喜林服药饮食需忌口,营养严重不足,身体虚弱,不时还会出现疼痛感,工作一会儿,额头就会渗出汗滴,战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都劝他休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他笑笑说:“还有一年,我就退休了,但凡身体没有大碍,就多干点工作,我不能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厚爱。”他的行动给战友们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韩喜林多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是做户籍员、派出所所长,还是一名普通民警,他都一味奉献,不求索取。病魔摧垮了他的身体,却没有磨灭他的工作热情,彰显了人民警察的本色和担当,用最美的音符谱写了动人的乐章。(刘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