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什么样的冰能做冰雕?

唐永朋
2025-02-09
810

□任延宇

冰的透明度、结实程度决定了冰雕的品质;采冰、存冰、制冰的方法,彰显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智慧,也为冰雕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春节临近,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将一块块冰雕琢成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为城市增添了年味。当我们欣赏这些冰雕艺术作品、沉浸于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时,不禁会好奇:这些构成冰雕的冰块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

冰的透明度是衡量其品质的关键。为了获取品质好的冰块,人们倾向于在水质清澈、流动缓慢的地方采冰。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其使用的冰块均来自松花江。松花江水质清澈透明,含沙量低、杂质少,保证了冰块的纯净质地。此外,冬季松花江缓慢的水流有助于冰晶的形成,并及时带走冰冻过程中析出的小气泡,形成质地均匀且透明度极高的优质冰块。

除了透明度,冰的结实程度也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冰雕作品的稳定性、耐久性,冰面厚度需要达到30厘米才能开始采冰。即便是在入冬较早的哈尔滨,也往往要等到12月份才能开始。为了让游客早日领略美丽的冰雕,建造者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存冰。

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冰量达到30万立方米,其中近20万立方米是在2024年初存储的“老冰”。专门的存冰场如同巨大的“冰雪仓库”,将这些冰块叠放储存。为了保持冰块温度,建造者用塑料布、草席等材料,为这些冰块盖上一层层“棉被”,这些材料共同起到了类似“保温瓶”的效果,即使经过夏天,到了冬天也能有70%以上的冰符合使用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那30%融化了的冰也并非无用。它们在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热量,正是这一特性,让冰垛外层的冰块“牺牲自己”,保护了内层的冰块。

是谁先想到了如此巧妙的办法呢?西周时期,劳动人民就在长期实践中发展了较为完善的存冰技术。古时候的冰窖(凌阴)就是用来储存冰块的地方。冬天结冰后,采冰人会将冰存起来,以备夏天消暑纳凉和保鲜时使用。冰窖内还有排水系统和隔热措施,与现代存冰原理非常相似。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采冰、存冰、制冰的方法也更加高效环保。现代采冰机能快速切割出大量规格统一的冰块,提高了采冰效率。制冰方面,人们研发出真空制冰、超声波制冰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快速制出品质好的冰块,还能根据需求调整冰块形状和大小。这些方法,彰显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智慧,也为冰雕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据人民日报)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