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体验自然纯真 领略绚烂风光——记满归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

郭卫岩
2024-05-23
3869

鄂温克使鹿部落在这里生活了近百年,起源于三望山的激流河水在这里缓缓流淌,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的原始针叶林和沼泽植物群落,并且仍保存着良好的原始生态系统,这就是——满归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它是中国雄鸡版图鸡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是内蒙古最北坐标点上唯一的湿地公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个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科普宣教、湿地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典型寒温带生态型公园。

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位于大兴安岭北麓西北坡,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属额尔古纳河一级支流——贝尔茨河流域,由贝尔茨河及其支流敖鲁古雅河以及两河沿岸发育的沼泽共同组成。湿地公园东以阿鲁自然保护区为界,西以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为界,河流两侧以林班线或小班线为界,包括满归森工公司的北岸林场、河湾林场和白马林场的部分生态功能区,东西长26.75千米,南北宽19.9千米,总面积为5607.63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为4908.94平方千米,湿地率为87.54%。

湿地公园内有完善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提供动物栖息地和食源等多种生态功能,为园内栖息的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公园内森林类型多样,生境独特,森林、灌丛、沼泽等交错分布,构成了复杂、多样的森林景观,是一个重要的物种遗传“基因库”。公园内分布着大面积保存完整、典型的寒温带原生性明亮针叶林,对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地貌、植被、森林演替、林型形成及分布规律均具重要科学价值。同时,公园内常年冻土普遍发育,又处于我国冻土带的最北端,是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地区,因此在公园内研究冻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冻土与森林植被的变化关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湿地公园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处在寒温带半湿润林区,具有明显的寒温森林气候型。年平均气温-5.8℃,最高气温31℃,早霜期始于九月中旬,晚霜止于次年六月初,无霜期为80天,生长期约100天。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动植物类型,据统计,区域内共有高等植物57科174属313 种:其中苔藓植物8科11属13种;蕨类植物5科6属10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3科156属28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花杓兰、东北岩高兰等;中草药植物金莲花、麻叶千里光(返魂草)、毛百合等;野果植物蓝靛果忍冬、光叶山楂、越橘、笃斯越桔等;香精类植物狭叶杜香、兴安薄荷、藿香等;饲料类植物大叶野豌豆、小叶章;菌类植物厚环粘盖牛肝菌、浅棕丝膜菌、橙黄蜡伞等;苔藓类植物泥炭藓、金发藓等。湿地公园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3目49科13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37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记录,湿地公园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分别为:紫貂、貂熊、原麝、金雕、黑嘴松鸡、驼鹿;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分别为:雪兔、马鹿、水獭、棕熊、猞猁、花尾榛鸡、雕鸮、雪鸮、雀鹰、游隼等。

湿地公园紧紧拥抱着贝尔茨河,贝尔茨为鄂温克语,意为激流。贝尔茨河又名激流河,是中国北部原始林区水面最宽、弯道最多、落差最大的河流。河流水质清澈,蜿蜒曲折,河水穿行林中,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两岸郁郁葱葱的落叶松、山杨和白玉般的白桦林相映成趣,景色壮观。公园是白天鹅、秋沙鸭等众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鸟类在这里繁衍、休憩。每逢夏季,成群的鸟类在水面栖息,成为湿地公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公园容纳了森林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将湿地公园分为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3种湿地类型,是我国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园内分成湿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四个区域。在确立湿地公园范围与边界线之后,在边界处共设置界桩221个、界碑9个,同时设立宣传牌7个、导览牌3个、警示牌8个、功能区标牌4个。

 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也是目前解决湿地开发与保护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实现国有林区顺利转型、实现在保护好生态基础上保障民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设后,2019年通过检查验收,2020年正式成立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现有工作人员15人。湿地公园全体职工遵循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研究原始状态下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积极履行保护建设职责,通过开展资源保护、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努力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为原始生态展示区、资源保护践行区、科研宣教核心区、北疆文化演示区及旅游发展先行区。

如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成为人们共享的绿色空间,成为内蒙古最北最美的湿地公园。(沈立婷)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