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小工队华丽转身

刘雪婷
2017-09-20
1129

       金秋九月,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继续北行,苍劲的樟子松,挺拔的落叶松,舒展的白桦树,都以各自最美的姿态,最炫的色彩,为大兴安岭的秋天点染着五花山。
  在离白鹿岛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地方———安格林工队风情园。
  记忆中的林场小工队,充满了雄性气质。风情园,增添了柔美的味道。这里既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小工队华丽转身的成功之作,也是65载务林人,追寻工棚文化的精点之笔。
  最先扑入我眼帘的不是现代洋气的欧式木刻楞宾馆,不是四周浑雄壮美的山,赏心悦目的林,也不是清澈静流的安格林河水,而是迎面遮阳帐篷下“工队铁锅炖”的简易招牌,是那八口大锅里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铁锅炖。“猪肉炖粉条”“白菜炖豆腐”“萝卜炖牛肉”“海带五花肉炖黄豆”、“杀猪菜”……桌子上刚出锅的纯碱馒头,顶呱带刺的黄瓜,蓝宝石、红珍珠一样的野生蓝莓、红豆。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原汁原味的香,是一种令人直流口水的馋。碗筷,杯勺已经备好,想吃啥,自己盛。一时间,穿西装扎领带的,浑身上下都是兜的,风衣丝巾挎小包的,都露出了贪吃的本性。忘了矜持拿捏,顾不得身份形象。各口大锅前围满了眼巴巴急切的人们。吃着菜,咬着馒头,再来一口脆生生的黄瓜,人人一脸的幸福状。溜达着,吃着,不断地相互赞叹:“家的味道”“太香了”“真好吃”。一个影粉小妹,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馒头和一碗菜,晚饭吃不下了。那些服务的,掌勺的男人们,憨笑着看这众人的各色吃相。几年前这些大老爷们个个都是林场伐木的高手,2015年停伐了,他们华丽转身,出手不凡,精彩!
  莫尔道嘎林业局安格林林场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最辉煌时,在生态功能区13.6万公顷的林海里,10个主伐工队、2个营林队,200多伐木工,个个犹如绿林好汉,每年砍倒11万立方米的大树,抚育5万亩的林地。连续10多年位居大兴安岭林区前列。全面停伐两年,转型,探索,找出路,用淳朴、天然、原生态的工队文化,开启了森林旅游新航程。
  工队展厅,是风情园的重头戏。这里陈列着几代务林人生产生活的老物件。百余件展品,60余幅珍贵照片,见证了1967年至2017年,这个林场50年生产作业护林抚育的真实历程。“大肚子”锯、“弯把锯”“油锯”、撬杠、吊钩、牛套子;工人们穿过的旧皮袄、皮裤、毡疙瘩,狗皮帽子加垫肩;摇把子电话、马蹄表、小杆铺、柳条包……林区摄影家赵武站在老照片前,指指点点,其中有多幅是他的作品。他感慨的对青年人说着拍摄这些照片时的故事。满满的回忆,满腔的感动。一种林区工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生动写照,令人顿生敬意!
  当我们走进“工棚印记五十年”帐篷里,几块板订成的桌椅,茶缸子,红宝书;用开花了的铁皮暖瓶,手摇电话;工队主伐示意图,双卡录放机,图书箱,获奖证书;简陋的行李,破旧的棉胶鞋……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4个不同时期山场小工队的真实生活环境中。每个从工棚子里走出来的人,心中都有无限感慨,老一辈人的精神真值得铭记,不忘历史,才会珍惜当下。
  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大兴安岭林区最大的就餐帐篷,用最天然、最普通的木材建造。10个餐厅,一室一景、别具匠心,饱含着浓浓的森林韵味。桦树皮做壁纸;用树枝,苔藓做成的迎客松;用柳条,木头切片贴成的木画,笨重的原木桌椅。点线巧妙结合,粗旷中蕴含细腻。巧于匠心的尝试着,将大森林的场景搬到室内,用艺术加以表达,每个房间都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在这样原生态的餐厅绿色餐饮,享受着在野外聚餐的乐趣。更让人敬佩的是,风情园里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是林场职工自己动手搭建的。
  采摘林间乐,垂钓似神仙。在安格林河上,横架着一座索桥,漫步之上,看着清清的河水,闻着森林的幽香,仿佛醉在森林的怀抱,一切烦恼荡然无存。走进林间,采木耳,捡蘑菇,摘蓝莓,品野果。坐在河边,悠然垂钓,秋风暖阳,林涛阵阵,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林区生产体验区内,可观看体验林业早期生产作业实景。8个工人喊着悠远的号子在归楞。当年的油锯手,拿着他的武器,向大家讲诉采伐的秘诀,年轻人问长问短,不是无知,是真的不了解这一职业的辛苦与了不起。劈劈籮子,看似简单,几位大汉使足了劲,斧头不是钻进木头里拔不出来,就是砍在地上。木头架在那里,想拉大锯的,也纷纷前去试吧试吧。
  通过情景展示、实物再现、切身感受、亲自品尝,再听听职工讲述,使大家顿悟:这就是厚重的森工文化,这就是了不起的大兴安岭人精神。□图影

 

林海日报社主办林海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林海日报官方网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