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品味新春

刘雪婷
2018-02-23
1098

       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走进集贸市场,红彤彤的大福字、高高的烟花爆竹、堆积如山的冻货,等待着人们将它们选购回家。看着这些年货,我不禁回想起童年赶集的情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小山村,离市里虽然只有十几公里,但除了毛驴车和自行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能去市里。童年的我,一年中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对春节的期盼,因为过春节男孩儿有小鞭炮玩,女孩儿有花戴,更诱人的能从头到脚换上一身新衣服,除夕的这一天还可以吃到一大桌子菜。
  那时每年进入腊月就初见年味儿,全家上下就开始忙乎起来。老人在腊月初八前要腌制腊八蒜,在腊月初八这天还要熬上一大锅腊八粥,黏黏的腊八粥让我们这群“小馋猫”吃了几碗还想吃。民谚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确如此,过了腊八,身为教师的父亲和上学的我们放寒假了,筹备年货的时间也到了。在离村里2.5公里的一个乡上有固定的集贸市场,我们叫“赶集”,赶集的日期是每个月的2、6、10日。每期赶集日都人山人海。
  居家过日子好比行军打仗,也要粮草先行,那么筹备年货就要从备粮开始。父母用毛驴车把小米、小麦、荞麦、葵花籽拉到集市两旁的粮油加工店进行加工。我们姐妹兄弟四人每期赶集日都不会错过,两个姐姐帮父母去加工,我跟弟弟常常会因为谁看车争吵起来,因为看车的人就不能去逛街,看不到好玩的,也不能及时吃上糖果,更不能去抓奖。每次赶集回来都是满载而归,车里装满了面粉、粮油、冻货、对联、鞭炮,有时候人坐不下的时候还要搭邻居的毛驴车回来。
  过了小年就是大年,在过小年之前每户人家基本都会把家里的猪杀掉,这样过年的肉就够了。小年这一天,家中老人还要举行仪式送灶王。腊月二十四时,全家人各有分工开始打扫屋子,刷涂料的体力活由父亲完成,五六岁时我就开始帮父亲粘报纸糊墙了。到了腊月二十五,家里还要做两锅豆腐,因为没有冰箱,一锅用凉水拔着当鲜豆腐吃,另一锅则放到外面当冻豆腐吃。腊月二十六的时开始把各种肉类准备好,还要提前做好皮冻等菜类。到了腊月二十七,大公鸡就成了人们盘中的美食了,杀鸡宰羊都是在这一天进行。腊月二十八和二十九两天要发面、蒸馒头,蒸上好几锅,一是为了自己家吃,二也是为了正月招待客人用。每年的三十贴对联、贴福字都要进行一上午,小孩儿们为大人打下手,脸蛋儿冻得像红苹果,妈妈忙着做菜,叮嘱我们擦上“万紫千红”牌的润肤脂。大年三十中午的饭菜最丰盛,家里人口多,每年都要做10个菜,我们争着抢着吃,总是能光盘。除夕晚上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甚至会响一晚上,周边的村屯鞭炮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初一拜年的时候我们除了拜年,男孩子还要为长辈磕头,以表尊重。当然了,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每到一户人家还能收到三五元不等的压岁钱,那喜悦的心情就别提了。
  如今,我们不再赶集了,市场里商贩和商品依然很多,而穿梭在市场的人儿却越来越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足不出户,线上购物,坐等快递。我们不再赶集,而是忙各种事情。商人忙着增加利润、职场人忙着晋升,孩子忙着学习,火车、动车也在提速,航天、科技、医疗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飞速发展,我们离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我们却因太过忙碌,忽略了去市场感受赶集的气氛。
  2018年,希望我们都能多一份赶集的心境,放慢急赶的速度,让自己的心灵放飞,让生活充满阳光,让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杨丽英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