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诗话荷月度暑伏

刘雪婷
2018-07-19
1083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莲月”。六月还古称:伏月、建未、季夏、林钟、精阳、溽暑、征暑、旦月、未月、焦月、秀月、遁月、徂月、暑月等。
  古代宋人杨万里一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意境显豁,语言浅白、节奏轻快,以一当十的“诚斋体”特征,描写了六月清晨的西湖荷花景色。
  民间相传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古人曾吟:“莲花莫折茎有刺,藕丝易断针难度。清歌一曲入湖烟,空载香风满船去。”又曰:“亭亭如玉立,掩面半含羞。身洁飘香远,欲将酷暑收。”
  今人《荷花》诗曰:“洁白妖娆根系深,芬芳漫溢足宜人。端庄秀态婷婷立,飒爽英姿栩栩生。脚坠污泥尘不染,身临浊水节犹贞。清纯莲籽明如玉,奉献人间作补羹。”
  古代民间俗话说得好:“热在三伏”。伏天是指夏天酷热的一段时期。伏天怎么解释?应在哪些日子?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把天干与地支60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中国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其具体时间分别在公历7月到8月。2018年初(头)伏是公历7月17日到7月26日,10天;中伏是7月27日到8月15日,20天;末伏是8月16日到8月25日,10天。共40天。今年公历7月7日是小暑,小暑为小热。7月23日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古代诗篇《小暑金将伏》:“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据《史记·秦本记》所述:在秦德公2年(公元前676年),夏季很热,用杀狗来禳解热毒,便把解毒的日子称为伏日,这最热的一个月叫“伏月”。之所以要杀狗,是因为当时的迷信说法,认为取狗血涂在四门,可阻止鬼物进入城内。造字先辈也有这个意思,“伏”字是人旁加上犬,表示犬能保护主人。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过好小暑,方能一年顺逐健康。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所以,小暑以后,切勿久坐露天木制椅凳,预防暑气诱发痔疮、风湿及关节炎等疾病。中医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所以夏季应防内火攻心,防止高血压、脑溢血等意外。注意作息调养,消除暑热痱毒。
  民间流传下来的《夏九九歌》中。“夏九九”是我国民间长期沿用的“九九”节令名称,夏至以后的81天称为“夏九九”,从第一个“九”起,依次为“一九”“二九”……一直到“九九”。老百姓编成《夏九九歌》,适用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歌曰:“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伏天民谚更多,“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民间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江苏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民间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盛传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江苏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李广荣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