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美丽富饶的山野,有许多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比如秋季就有榛蘑、油蘑、桦树蘑、路基蘑、鸡血蘑、粘团子、花脸儿蘑、灰顶白蘑、草地香菇……少说也有上百种。
在这诸多野生蘑菇中,有一种蘑菇虽不及森林里的“松茸蘑”,草地里的“白蘑”驰名、珍稀,味道却非常鲜美,它就是“雷窝子”蘑菇,很招人喜爱。
后来查了资料得知:“雷窝子”学名四孢蘑菇。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陕甘宁,西藏、新疆、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区,含有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妇女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减少的情况;还可预防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出血,皮肤糙皮病及各种贫血病。这种蘑菇可产生野菇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
之所以叫做“雷窝子”,是因为下雨后,“雷”声响过它就长出来了;而且,这种喜欢聚集生存的蘑菇,是一窝子一窝子长起来的,它长相奇特,像小馒头一样的蘑菇帽的背面有一层白色的薄膜,白膜的里面呈淡粉色深深的“窝”状。故而,人们根据它生长的时令特征和形态特点,称为“雷窝子”。这种蘑菇特别喜欢生长在肥沃草地或树林边缘的草丛里,营养价值很高。
在采蘑菇的季节里,人们每天早早“呼朋引伴”相约而行,争先恐后去采集那敦实鲜嫩的蘑菇。那真是:“细雨连绵乍初阳,野地氤氲蘑菇香;提筐背篓采撷乐,物华天宝在北疆。”
采“雷窝子”的人都知道,最好采那些刚刚露头儿的蘑菇丁,或者是还没有展开的蘑菇球。像伞一样地展开了的,“窝儿”里面一变黑,就老了,不好吃了。“雷窝子”蘑菇食用多为鲜品,储存的方式也多是生鲜速冻,或是焯后冷藏;一般情况下不宜晾晒,晾晒容易老化,变质。然而,事非绝对:唯有一种特殊情况,深秋以后,树林边儿、草甸子上,打完牧草,晾在空旷野地,经得起大自然考验生长出来的“雷窝子”是个例外。
那时,天气凉了,夜间温度低的“雷窝子”蓄积能量,不怎么生长;白天日照,尤其是正午温度高时,蘑菇猛长,在这样温度反复凉热变化下的“雷窝子”长得时间长,肉厚。还会因为生长速度悬殊的差异,使得蘑菇表面形成一圈菊花状的“膨胀纹”。这时的“雷窝子”水分含量少,能够切开晾晒,味道浓厚,口感堪比“灰顶白蘑”和“西北口蘑”。但这种“雷窝子”比较少,也珍贵得多,所以更招人喜爱。
□裴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