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秋日心渐暖

凌鹤闻
2025-10-17
981


□柳爱华


大兴安岭的秋,从来都不是循序渐进的,立秋节气刚过,风仿佛就被赋予了重量,骤然间便有了斤两。前一日还缠在身上的暑气,竟被一场夜雨毫不留情地席卷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清晨轻轻推开窗户,那风便乘隙钻了进来,裹挟着松针与腐叶混合的清冷气息,在胳膊上形成细密的鸡皮疙瘩,凉意瞬间就蔓延到了全身。正午时分,太阳还残存着几分夏末的余威,阳光穿过枝叶的间隙,在地上编织出一片片晃动的光斑。光斑落在身上,暖融融的,就像小时候奶奶晒过的棉被,蓬松、柔软,散发着被太阳烘烤过的独特而迷人的气息。


小区门口的植物早已褪尽了夏日的浓绿,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枯黄,整株都浸在灰绿的色调里,像是被秋阳晒得没有了力气,透着一股子藏不住的疲惫。它们结出的籽实大小不一,裹着一层干涩的外壳,就像是把一整个夏天的热烈情感,都小心翼翼地收藏进了这沉甸甸的饱满之中。


穿过小区的库都尔河,缠绕着岸边的草木缓缓流淌,潺潺的流水声像是一首轻柔的乐曲。河边的石头被水流日复一日地冲刷,棱角早已经磨平,变得光滑圆润,水流在石面上滑过,又溅起细碎跳跃的白色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一样闪烁着光芒。几片早早凋零的叶子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有深黄色的,有带着半圈褐色边的,还有倔强地留着小半抹绿的,它们轻盈地打着旋儿,偶尔被水中的小石头绊住一会儿,叶片微微颤了一颤,随即又顺着水流的方向,晃晃悠悠地继续朝着下游飘去。


暮色来得确实比夏天的时候早了许多。黄昏时分,风中的凉意陡然加重,需披件薄外套才能迈出家门。楼下的那几垄玉米地开始泛出黄意,顶上的玉米缨子干枯成了红褐色,沉甸甸的玉米穗垂着头,玉米秆子也微微倾斜着。远处的山似乎也在秋意的笼罩下变得朦胧起来,就像是隔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近处的树干却在清朗的空气里愈发清晰,树皮上深刻的裂纹,如同老人手背上蜿蜒凸起的青筋,那是岁月镌刻下的痕迹,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经冬历夏的故事。暮色渐浓的时候,鸟鸣声也变得稀疏起来,偶尔会有归巢的鸟雀急匆匆地掠过林梢,天边浮起几缕绯红的晚霞,宛如羞涩少女脸颊上那一抹淡淡的红晕,可转瞬之间又被越来越浓重的青色暮霭悄然吞噬。


这秋天的风,既不像春天的风那般乍暖还寒、捉摸不定,也不像冬天的风那样凛冽刺骨、冷酷无情。它带着一种爽利的通透劲儿,仿佛能把积攒下的纷杂与琐碎一股脑儿地都吹到远方去。奶奶在世时常常念叨:“天凉了,心也该跟着沉下来了。”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如今,随着岁月的悄然流逝,当生活的藤蔓悄悄爬上鬓角,当奔波忙碌的脚步也想找个地方停歇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到这句话里的深意。沉下心来并不是让生活停滞不前,而是要像秋天的树木舍去枝叶一样,将力量默默地积蓄到更深沉的根系之中,要像那沉甸甸的玉米穗子,低垂的姿态里蕴含的满是成熟的厚重。


日子又何尝不像眼前这片广袤无垠的森林呢?既有如盛夏时热烈张扬的篇章,也必然会有似初秋般清爽的时光。那些曾经忙忙碌碌、拼命追逐的日子,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自然就会放慢脚步。就像此刻窗外的树叶,到了时节,该变黄的自然会黄,该飘落的终究会落,它们从不因谁的不舍与眷恋,就停下转身离去的脚步。而我们,也该在这样的时光流转里,静静感受每一段时光独有的韵味。


当晨光又一次漫过窗台的时候,枝头的叶子又稀疏了不少。风依旧带着清冽的凉意,但这凉意却让人更加的清醒。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久了,我渐渐明白,这初秋的风里,藏着最朴素也最真实的道理,该来的总会来,如同季节的更替无法阻挡,该走的也终须走,如同叶子终归要挣脱牵绊去亲吻大地,化作滋养新生命的一捧春泥。


秋天的风就像一只灵动的画笔,蘸着澄澈的天光,雕琢着秋天的景色,也刻下季节无声的箴言。生命原本就如四季轮转,该繁盛的时候自当如夏花般向阳而生,尽情舒展生命的热烈,该沉潜的时候也要如秋实般安然低首,那些所有沉甸甸垂向大地的果实,正是土地给予生命最深厚的承诺与尊严。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渐凉的风中裹紧衣衫,循着落叶归根的轨迹,听着脚下枯叶簌簌的轻响,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坚定而踏实地继续前行。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