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伊图里河:打造岭上宜居小镇

张淳源
2019-01-18
2116

夏天


        近年来,伊图里河镇按照镇域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岭上宜居小镇这一亮丽名片。

           奔向小康,打造旅游宜居小镇

        伊图里河镇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结合打造绿色康养基地的发展定位,拓展冰雪主题、森林主题及铁路主题特色旅游产业,同时鼓励和扶持特色种植,并推动向农家乐、林家乐等旅游方向转型。以“政府搭台、企业注资、专业合作、居民参与”等方式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目前,特色种植户发展至6家,非公经济稳步增长。

        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完善各类文化、体育、体娱乐场地和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和文娱活动,今年伊图里河镇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规模性文体活动,防艾、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控工作、卫生应急等工作也已有序开展。

        有效推进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根据河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设立“河长”公示牌,明确职责,加大巡河检查力度频度,日常巡河已达110余次。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各类树种2万余株。同时,加强镇区环境卫生治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日常生活垃圾清理力度,做到日产日清,镇区私搭乱建、“五马六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并晋升为呼伦贝尔市文明镇。

                               深化改革,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伊图里河镇紧密结合镇域实际,着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切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司法和社会体制、社会事业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建设制度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有序推进镇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立了镇一级城管执法局,配齐配强精干力量,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全镇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社区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文化小康视线”建设效果显著,镇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配合上级监委配齐配强干部,设立了监察办,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放管服”改革、群团改革、教育改革等均有序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抓好干部职工法治教育,切实推进“七五”普法和在线学法普及工作,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开展法治课堂活动,受教育人数达到200余人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2次,发放各类手册、宣传单共计500余份,有效提高了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的法治意识。

重点推进,脱贫措施有效落实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关注清退贫困户的生活情况,确保脱贫措施有效落实,防止返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牙克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大战役”工作目标任务与责任清单,有序推进并完成年度任务。

        积极落实上级各项分解任务,伊图里河镇以林下特色种植、手工艺品等产业为基础,以适宜康养的生态环境为内核,逐步实现自我协调发展,在“打造山水生态观光休闲康养小镇”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召开民营企业人才交流座谈会,倾听企业发展建议,促进伊霸锶水厂等企业进一步发展,“暖企行动”分解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打造亮点,特色优势逐渐显现

        伊图里河镇对两处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迁出种菜大棚12个,搬迁居民6户,植树14000余株,植被恢复全覆盖,对周边400米半径进行围封,长效巩固水源地。以好山好水好空气好民风,吸引外地人来旅游、康养、投资。目前,江苏、广东、外籍友人在我镇购房200余套,冬季购房热仍在持续。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截至目前,全镇共安装太阳能路灯612盏,巷道硬化38公里,亮灯率和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打造“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将国税、地税、市场监管、食药监、畜牧等站所纳入,标准化社区平台统筹伊东伊西办理民生事项,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党建一体化”为载体,地企联合开展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春季植树、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了党建互促、共谋发展、多方共赢。持续提升伊东社区标准化建设水平,伊西近1300平的标准化党员服务中心交付使用,整合开放地区各类党员活动室、活动阵地近6000m2。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各项工作,基层党建得到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巩固,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在伊图里河镇这片沃土得到深入落实。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