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宣
在牙克石市抗击疫情的一线,在公安战“疫”的英雄队伍中,群众总能见到一对警察父子的身影。
父亲耿斌47岁,是牙克石市森林公安局法制办主任,有着8年刑侦工作经验的他,想着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都传授给儿子,却被突发的疫情打乱了计划。
儿子耿哲旭21岁,受父亲影响,有着警察梦的他,在2020年1月刚刚进入公安队伍,成为牙克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一名辅警。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耿哲旭就瞒着家人向队里提出申请,到车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怕家人担心,就说在单位加班。几天后,父亲耿斌对儿子说:“年轻人需要历练,尤其是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要主动到一线工作,不要怕吃苦。”父亲希望他在困难面前有担当。耿哲旭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在车站防控组工作数日,耿斌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心……直到21岁的耿哲旭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不畏惧,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不退缩,连续坚守岗位几十天后,父亲才真正放下心来。
随着车站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加大,森林公安局派警支援工作,耿斌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请缨,47岁的他奔赴一线,负责登记外来人员和需要隔离人员信息。父子俩虽然同在一个执勤点,却因不同的工作时间见不到面。无悔的选择和奋力抗疫的行动是相互间最好的鼓励和支持。火车站疫情防控组民警的工作地点就在车站候车大厅,每隔三天值一班,连续工作24小时,对出入城市的旅客逐人进行信息采集和人员排查,同时负责向群众宣传防疫政策和解答群众提问,配合处置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防疫民警是将疫情阻隔在城市之外的重要屏障。
在岗时,耿哲旭一整天穿着防护服,除了因为工作不能准时的三餐外,24小时重复着单一、乏味的工作,但他心里清楚,此时工作责任重大,不能有一点麻痹大意,不能疏忽任何一处细节,他平均每天要登记排查近2000人。特别在凌晨,人体最困最乏的时段,却又是列车最密集的时段,每趟列车上下旅客达百余人,耿哲旭要强行按照工作节奏颠倒作息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地开展排查,确保他所守护的城市和人民健康平安。
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耿哲旭的肩膀和腰背常常酸痛难忍,腿和脚也会出现肿胀,但他完全忽略自己身体上的不适,一心想的就是如何多干点儿,为同事多分担些。一日凌晨,休班的耿哲旭因为惦记着车站岗位上的工作,加上长期的白天休息,晚上值班,打乱了作息时间,始终无法入眠。他想着前一天这个时间,旅客多到排起长队,他和同事不停地工作着,仍有很多旅客因为等待时间长而抱怨。想到这,他穿好防护服又回到工作岗位。
“你昨天熬了一夜,不好好休息,现在跑到这干什么?”当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出现在车站执勤点时,同事们心疼地“责备”他。
“我睡不着就过来了,和你们在一起踏实。”他一边走向采集信息的电脑,一边自然地回答,话音未落就又紧张熟练地工作起来。
在排查了3趟列车、400余名旅客后,疲惫的耿哲旭靠着暖气,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关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照进了火车站内,照在他疲惫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