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红
在单位,他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呵护亲人、孝顺老人的好榜样。十余年来,他一次次帮助亲人度过生活上的难关,把伺候父母为己任,不遗余力地为母亲养老、送终,给父亲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就是绰尔林业局森林经营管理处质检员涂尚明。
亲人罹病,及时伸出援手
“疼死我了,孩子们给你们吧,我不想活了!”2005年5月的一天,涂尚明的三大姨姐突发疾病,疼痛难忍的她,还没等涂尚明听完,就撂下了电话。涂尚明一听,知道是她的胆总管硬化病又严重了,就赶紧打车到她家。看到她疼痛难忍的样子,一边安慰她,一边联系出租车,火速把她送往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医治。
当时,这个大姨姐的丈夫在国外打工,不方便回国,而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二,一个才上小学四年级,正需要人照顾。涂尚明和爱人李赛红就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像对待自己家孩子一样对待他们,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督促他们学习上进,给他们父母一样的温暖。而此时,夫妻俩正在发展生猪养殖业,养殖场、家、单位三点一线,大人、孩子五口人,60多头猪……让夫妻俩应接不暇。但他们从没有因为多了两个孩子而心生怨言、厚此薄彼,而是以自己的勤劳和乐观照顾三个孩子,发展养猪业。
出兑猪场,全力照顾家人
常言说,祸不单行。夫妻俩刚把家里捋顺后不久,老母亲因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又住进了牙克石的医院。这下,涂尚明只能撇下家里的一切照顾母亲。母亲在牙克石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涂尚明夜夜守护在她身边,晚上,他打地铺和衣而眠,白天,帮姐姐搭把手,还要抽出时间准备自学考试。
一面是护理母亲脱不开身,一面是妻子独自撑起一个家。三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已牵扯了妻子很多精力,饲养的生猪更要精心饲弄,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妻子就瘦了十斤。看到妻子这么劳累,而母亲也一时半会离不开人,这让夫妻俩为了难。
当年,养猪业行情看好,他们的养殖场正处于资金回笼黄金期,如果再坚持饲养,将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在亲情和收益面前,夫妻俩毅然决定,出兑养殖场,全力照顾家人。就这样,同年11月,他们把辛苦创办3年的养殖场转手出兑了。
没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夫妻俩工资又不高,抚养三个孩子,还要给双方父母赡养费……日子难过,但爱却不贫乏。他始终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慈父般疼爱两个外甥女。
“老姨夫,你来当我的证婚人!”每临两个女孩的大事,她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姨夫,抽空视频,过年过节给他们买衣服、食物,把他当父辈,更当朋友。
涂尚明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大多在外地生活。他在家里排行最小,自从母亲得了脑血栓后,涂尚明考虑哥哥姐姐年纪大,孩子也多,就主动多去照顾母亲。母亲得了脑血栓,落下了后遗症,行动不便,后来又患上了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母亲大小便不能自理,他就把母亲搀扶到坐便椅上解手。有时候内急,母亲拉尿在衣裤上,他也不嫌弃。糖尿病严重的时候,母亲脚趾溃烂,他就每天为她洗脚,擦洗身体,洗洗涮涮比女同志还细心。他还经常买些母亲爱吃的,陪她聊天,推着她出去串门散心。从母亲患脑血栓至去世八年的时间里,他环绕膝下,嘘寒问暖。邻居们都说,这老太太要是没有人精心伺候,早就没了。
母亲离世,他给父亲一个温暖的家
母亲去世后,父亲自己不会做饭,独立生活能力差,显得很无助。涂尚明看出了父亲的心事,跟家人商量后主动承担起照顾年迈父亲的责任。老人年纪大了,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负担,性格变得有些孤僻。涂尚明就主动和老人多交谈,聊些老人喜欢聊的家长里短,让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里重要的一员。
考虑老人的生活习惯,涂尚明和妻子卖掉了楼房搬到平房居住。为老人居住的房屋整修地面,安装封闭性能好的塑钢窗,扩大房屋面积,花大力气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父亲有早起的习惯,无论冬夏都是早晨5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吃早餐。为了顺应父亲的习惯,他们夫妻俩从来没睡过懒觉,不管节假日,每天6点半准时把饭菜端到桌前。父亲喜欢软烂的食物,他俩就把饭菜做成软烂的。他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为了营养均衡,他还经常给父亲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遇到市场有卖热带水果、海鲜等稀罕物,只要是老人没吃过的,不管多贵他也买来给父亲尝鲜。老人家节俭惯了,知道这些东西不便宜,怪他不会过日子,他就憨厚地笑笑,故意把这类食物的价格报低点儿,免得老人生气。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老人岁数大了,上来情绪特别固执,每每这时,涂尚明就哄着他,顺着他。因为和几个儿女分居几地,父子间互相牵挂。涂尚明就给父亲买了智能手机,教他使用微信功能,帮助父亲和其他儿孙视频通话。每每一家人在网上“见面”时,看到父亲开心的样子,涂尚明的心里比老人还高兴。他还经常带老人到公园或者广场遛弯、散步,给老人拍照,把照片发到家庭微信群里,在群里一起聊天,老人每次都非常开心。
因为肠胃问题,老人经常内急,拉尿在裤子里,为了不让父亲尴尬,他总是边开着玩笑边帮老人擦拭,默默地把衣裤拿去洗掉。老人经常腿痛,他就每天给老人倒洗脚水泡脚,按摩按摩。老人出行不便,他就买了剃头刀自己给老父亲理发。在家就能理发,让老人非常满意,直夸他手艺好。
“好儿子不如好儿媳”。因为工作关系,这几年涂尚明的工作非常忙碌,早出晚归是常事。遇到他不在家,妻子就主动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悉心照料,服侍左右。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在父母的影响下,涂尚明的儿子也传承了孝爱美德。大学毕业在石家庄工作,不仅年轻有为,还经常往家里邮寄爷爷爱吃的食品,给爷爷购买衣物,关心他的日常起居。
转眼,涂尚明专心照顾父亲已是八个寒暑,父亲也到了米寿之年。老来无伴却能颐养天年,幸福的笑容挂在老人脸上,他逢人就讲:“我这好日子,全仗着儿子媳妇伺候得好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涂尚明不仅重视亲情,也友善邻里。他的邻居是一位75岁空巢老人,一次,老人大门打不开了,他看到后赶紧从自己家翻进院,把门打开,并买了一把锁给换上;水泵坏了,他就卸下来帮忙修理换上;冬天下雪了,他主动把胡同40米深的巷道清扫干净;暖气主管道坏了,他自己出钱找人修理,不让邻居分摊。
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扶不扶?这个问题在涂尚明身上只有一个答案:“扶!”一次,一位老人自己开着电动轮椅,由于操作不当,连人带车翻倒在路旁,老人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他看到后急忙跑过去把轮椅扶起,又把老人抱到车上,安扶好老人,又给他讲解电动轮椅操作注意事项,劝慰老人不要着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驰援属地政府焊接小区封闭网。遇到小区有人不理解,他不急不恼,耐心地跟他们讲道理,摆利弊。
孝爱之路无止境,涂尚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德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