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根雕匠人”罗东:化“朽木”为神奇

王琦
2020-07-20
1751
       杨丽英
       树根,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深山里到处都是,对于百姓来说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以前,树根还能用来当作烧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都住进了楼房,随着捡烧柴的人越来越少,山里的树根也就越来越多,树林里、溪涧边、路旁,树根被散落在山里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毕拉河林业局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却有一位叫罗东的根雕匠人,巧用树根的形态之美,结合人工的精雕细琢,将树根创作成天人合一的艺术品。桦树瘤、落叶松朽木、火烧木等成为根雕创作的原料,罗东不任由这些朽木变得腐烂,而是把它们变成一件件制作精美、形象逼真的根雕艺术品,从而让树根更长久地保存下来,散发出大自然的气息。
       罗东是中国亚州经济发展协会文化艺术金融委员会理事研究员,辽宁省抚顺市工艺美术协会艺术顾问,辽南书画网艺术顾问,赤山书画院艺术顾问,北木班鲁创始人。近年来,他的木雕、根雕作品得到了业内人士普遍赞誉,受到了《世界联合商报》、《环球信息导报》等几十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并予以宣传报道,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2015年荣获“中国根艺三十年”特级精品大奖。
       罗东1969年出生在辽宁西丰县,成长在得耳布尔镇,绘画伴随着他的成长,六七岁开始学习绘画。后来,他遇见专程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写生的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孙家铨教授,相识并拜师门下,跟随孙教授学习色彩写生绘画。1990年,高中毕业的罗东应征入伍,在所在部队报考参加了湖北工艺美术学院大专函授学习。学习期间,在参观一个全国根艺会展时,他被树根、树皮雕刻而成的艺术精品深深地吸引,从此,便踏上了根雕艺术的道路。从东北到湖北再到江南,各地民风民俗和园林建筑方面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为罗东根雕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多年来,罗东不论走到哪里,他都特别注重工艺美术方面资料的收集,将世界各地、大江南北的不同作品的技法结合起来,进行比对、思考、研判、探索,把几十年的生活情感与艺术的积累,倾注在他的作品之中。
       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为了丰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根雕文化,罗东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曾经生活过的大森林,在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开启了根雕创作。
       罗东说:“达尔滨罗的美景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使我寻找到了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
       手艺活儿,的确很不容易。两年来,罗东常居深山,除了埋头创作外,还要跋山涉水去寻找根材。从构思、构图到雕刻,从粗到细,到有轮廓,再到成型后的打磨、着漆,雕刻小件作品至少需要半个月,大件作品则需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或者更久,使用的工具高达上百种。截至目前,罗东已经在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创作根雕艺术品26件,成为这里研学旅行的新项目。
       根雕艺术作为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旅行的新项目,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艺术灵感,更能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